刚看完心理和教育测量,想问问高考分数的意义究竟是啥
从教育测量的角度 考试是通过题目测量一个人的某项心理特质,后者在高考中包括了 数学 物理 化学 英语 语文 历史等等 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分数是对某项心理特质的量化。但是这个假设是建立在现代心理教育测量理论之上的,这理论主要包括项目反映理论(IRT),概化理论,因子分析模型。也就是说从出题一开始就要遵循这些理论框架。 比如现在美国用得最普遍的就是项目反映理论,要遵循它就要从出题开始,包括建立题库选择题目组成试卷。也就是说一道题目出了之后要先有一定的人群做,做完了得到相关的数据 通过IRT 模型得出这道题目的参数,然后再根据这些参数决定这道题会不会被某次试卷选中。这个过程是很耗时耗钱的。据我所知高考并没有这样的过程,所以,总的来说我们的高考选拔 只是一个单纯的排序而已所以就会出现一分压倒很多人的情况。 在IRT框架下的考试体系是承认测量误差的,所以1分不足以说明什么问题。IRT 模型的好处出了增强测量的信度和效度之外,很实际的一点是得到的分数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比如说我们的托福成绩无论你是在三月份考的还是十二月份考的都是可以拿来申请学校的。不存在三月份的成绩只能和其他三月份的成绩比较这个要求。另外像现在比较新的认知诊断模型是不支持简单把各个心理特质的分数相加的,他们认为这个“总分”没有意义。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网友的回复
【刚看完心理和教育测量,想问问高考分数的意义究竟是啥】 感谢楼上的回答并抛出了IRT理论来进行解释。在下补充一两句:其实为什么说IRT中计算的分数会不因为原始分数(raw score)的一两分之差而改变呢?其实IRT核心在于把分数代表的潜变量(latent variable)-在这个情景下就是学生能力(ability),和代表题目的characteristics比如难度区分度(item difficulty,item discrimination)放在同一个维度上去测量和计算。这样就可以避免如下情况:小明得了80分,小红也得了80分。从表面看,他们的“能力”貌似相同。但如果去看题目的难度,也许小明答对的是比较简单的题目多一些,而小红答对的事比较难的题目多一些。在IRt理论框架下,小红的分数计算出来就要比小明高一些(理论上)。这样就排除了题目难度对分数造成的影响。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推荐阅读
- 不敢拒绝别人怕被打这是啥心理
- 总是谈性的男票是啥心理
- 高三生活心理
- 在工作时精力充沛,休息时又懒于开始工作,是心理问题吗
- 希望在厦门的朋友能帮助一下,厦门有哪些很靠谱的心理医生
- 我一个本科毕业生,做了公司文员,聘请的心理学博士下周三到医院,让我全程陪同,应该做那些准备
- 假期结束,还有两天就回美国了,但是极其不想回去,咋克服这种心理
- M是一种啥心理
- 咋克服因为作者品行和自己三观有冲突,而抵触读他书的心理障碍
- 对我屏蔽朋友圈,又有时会联系我的前任是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