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PP|15.4%,最高法划下利率新红线,反而会加剧小微企业融资难?( 二 )


当利率红线定在15.4%的消息发出 , 反催收群一片欢呼 。
“超出15.4%就是高利贷 , 我们就可以不还!”陈芳芳在群里说 , 这个说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拥护 。
钛媒体APP|15.4%,最高法划下利率新红线,反而会加剧小微企业融资难?
本文插图

得知消息 , 卡农社区一个老哥如是反应
而在抖音上 , 一些反催收联盟已开始对这一政策进行解读:“我们借款人的春天到了 。 ”
一些反催收联盟已开始整合新的谈判资料 , 15.4%已成为他们最有力的“反击武器” 。
多位催收行业的从业者都表示 , 对未来颇为担忧 。
“这对于存量的不良资产清收来说 , 是一个打击 。 很多人觉得我以前30%的利率借的 , 现在也要降下来 。 未来逃废债现象也许会变得严重起来 。 ”肖飒认为 。
“行业基本已能预料到 , 接下来 , 银行和持牌消金的坏账都会持续上升 。 ”邓烨认为 , “对于整个金融行业来说 , 会出现地震式的连锁反应 。 ”
他担心 , 会出现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
03 融资更难?
《规定》指出 , 利率的下调 , 最初的出发点是: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 , 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的下降 。
也就是说 , 解决小微企业、工商个体户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 是主要出发点 。
最高法的考虑 , 也不无道理 。
“金融是支持实体的工具 , 不是嗜血的工具 。 ”从业者林维认为 , 过高的利率 , 确实让小微企业融资负担加重 。
“但利率的调整应该循序渐进 , 不能操之过急 , 更不能一刀切 。 ”金融行业专家徐城认为 , 利率的调整 , 应该和整体的经济环境息息相关 。
比如 ,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完善 , 资金充足 , 因此利率很低 。
“但是现在中国的金融体系尚不健全 , 需要调动各种资金进场 , 供应实体经济 。 ”徐城认为 , 现在太低的利率 , 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不利 。
他打了一个比方:金融就像血管 , 给国家输送血液 , “但利率红线定得太低 , 就如毛细血管被堵住 , 会导致一些组织坏死” 。
同时 , 他指出:“调整利率不是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关键 , 甚至会加剧融资难 。 ”
一个最基本的金融规则 , 就是风险越大 , 利率越高 。
利率是划分用户群体的主要工具和尺子——优质用户还款能力强 , 坏账低 , 因此 , 给他们很低的贷款利率 , 金融机构和放款人也能赚钱 。
而次级用户还款能力差 , 坏账也高 , 只能给他们相对高的贷款利率 , 不然 , 金融机构和放款人就要亏本 。
“记住 , 金融机构和放款人 , 都不是慈善机构 。 ”徐城强调 。
民间借贷也是如此 , 对风险更高的用户 , 他们只能通过提高利息 , 来覆盖风险 。
当利率被强制调低的时候 , 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放款人不再将钱给小微企业 , 而是转去做其他的投资 。 ”徐城认为 , 这不但不会缓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难问题 , 反而会加剧这一问题 。
“金融不是简单的一刀切 , 市场必然有自身运行的规律 。 ”徐城强调 。
肖飒也认为 , 一方面 , 这是一个利好 , 因为以前小微企业的总体融资成本甚至会高达36% , 对它们的压力很大 , 而现在降到15.4% , 对它们有好处 。
但强制降息后 , 一些资金提供方不再愿意提供资金 , 一些长尾用户就享受不到服务 , “这是一个非常两难的选择” 。
【钛媒体APP|15.4%,最高法划下利率新红线,反而会加剧小微企业融资难?】*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