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0万|300亿研发新车,销售额不如特斯拉Autopilot一功能?( 二 )



51-70万|300亿研发新车,销售额不如特斯拉Autopilot一功能?
本文插图

宝马X5 2020款 xDrive30i M运动套装 , 图片来自汽车之家

51-70万|300亿研发新车,销售额不如特斯拉Autopilot一功能?
本文插图

2019款速腾280TSI DSG旗舰型 , 图片来自汽车之家
点开两张图你可以看到 , 大众和宝马的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启和调节 , 分别由方向盘左半区的不同按键负责 。 用户开启时需要按照顺序进行相应操作 , 这直接增加了车主的学习成本 。 常用功能是否能做到一键开启 , 对于用户的使用频率来说至关重要 。 而传统车企的智能驾驶功能 , 需要三到四步才能打开 , 自然没有太多人愿意用 。
特斯拉提供的则是一套称得上典范的方案 。 整个功能完全被集成在了怀挡上 。 向下直接拨到底便是打开自适应巡航 , 两下便是开启车道保持 。 “双扣操作” , 已经成为了特斯拉车主为试驾他车的朋友们提供的最为简单有力的教程 。

51-70万|300亿研发新车,销售额不如特斯拉Autopilot一功能?
本文插图

Model 3的怀挡 , 图片来自汽车之家
3、状态监控 。 如果说我们对Autopilot的交互体验在智能驾驶的开启环节的评价是“超越”的话 , 那么特斯拉对于车辆智能驾驶过程中的状态监控 , 便能称得上是“引领行业”了 。
在特斯拉发布Autopilot之前 , 没有一家车企将车辆传感器探测到的道路周遭环境 , 以可视化的方式在屏幕上呈现给用户 。 通过车辆仪表盘(Model S、Model X)或中控屏(Model 3) , 用户可以清晰地得知车辆传感器“看到”了周围的几辆车 , 分别是什么类型 。 是的 , 特斯拉第一个在屏幕上区分出周围环境中的物体是公交车、货车还是轿车 , 以及摩托车和行人 。 此外Autopilot每次进行大型OTA更新后 , 特斯拉便会在交互上马上体现出来 。 用户可以直接感知到“我的车能看到的车更多了” , 以及车辆在进行自动变道等操作的路线选择 。
这种交互模式的意义不仅限于提升用户体验 , 更重要的是 , 用户通过准确的车辆状态监控 , 构建起了对Autopilot功能的信心 。 在国内外的社交网站上 , 你可以看到各国的特斯拉车主放开方向盘 , 甚至在行车中坐到后排的视频 。 尽管这类行为不仅“作死”而且违法 , 但从侧面展示出 , 用户对于Autopilot的信任程度 。
也正是这种信任 , 让广大特斯拉车主创造了30亿英里(约合48.3亿公里)的Autopilot使用里程 , 其中有10亿英里还来自导航辅助驾驶 。 如今上市的所有配备了智能驾驶的量产车 , 都提供了类似的交互界面 。 只是感知到的车辆并没有Autopilot那么多 。
从惊喜到信任:“双智融合”才是做好智能驾驶的核心
分析了这么多现象 , 那么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用户 , 为了特斯拉的智能驾驶买单?
我们的结论是 , Autopilot的优势不止体现在其实际的上路表现 。 更重要的是其成功地将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的“双智融合” , 给用户提供了极佳的使用体验 。
首先 , 贯穿功能开启条件确认 , 开启缓解的优秀交互体验 , 为用户使用Autopilot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 如今 , 蔚来、小鹏等主打智能化的造车新势力们 , 均将各自车上的智能驾驶设置为了“一键开启” 。
接着 , 状态监控环节对于道路情况的清晰呈现 , 给不少初次使用的用户带来了“惊喜感”:原来我的车能“看”到路上发生的各种情况 , 它甚至比我看到的更多 。
最后 , 用户对于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从惊喜转化为了“信任” 。 “强大 , 是证明自己可靠的不二法门” ,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智能驾驶系统 。 这种信任最后也转化为用户对于特斯拉Autopilot溢价的接受 , 甚至推动用户为尚未到来的功能买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