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 人类需要更多的共同担当( 四 )


李雪涛: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一直强调“交往” , 他认为能否促进人类“交往”是衡量哲学的标准 。
房格劳:一种传染病意味着从外面传来了什么 , 这是我们所不认识的一种危险 , 它对肉体乃至生命都可能造成巨大危害 。 因为它是从外面传来的 ,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切断与外界的联系 , 避开外来的东西 。 而文化的驱动力却来自开放与交流 , 诚如雅斯贝尔斯所强调的“交往”一样 。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超越界限 , 建立关联 , 进行交往 。 如果对异域文化也进行“隔离”的话 , 那我们将无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这场危机 。 如果病毒真的阻断了文化交流 , 那么这也是社会的终结 。
李雪涛:其实这种担忧大可不必 , 因为根据以往疾病史的经验 , 我们可以总结出其中的一个悖论:一个社会越是开放 , 其疫病的破坏程度就越小 。 欧洲由于与世界各地的交流甚为密切 , 后来遭遇到瘟疫的毁灭性打击的可能性就越小 。 如果长期不接触不同类型的传染病 , 人就无法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 从而更容易遭到瘟疫的致命打击 。 无论如何 , 新冠肺炎疫情都不可能阻挡人类的交流与合作 。
房格劳:是的 。 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合作的可能性是以往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连接世界范围内的所有研究团队 。 一百年前的科学交流依赖的是书籍和杂志 , 一位美国的学者要得到一篇德国学者的论文 , 至少是几天或几周后的事情 。 今天的情形完全不同 , 但研究工作依然需要艰辛的努力 。
李雪涛:新冠肺炎疫情从暴发到现在已经半年多的时间了 。 一开始的时候 , 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都出来“预测” , 新冠病毒会像“非典”一样在夏天来临之际自然消失 。 今天看来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 不仅“非典”病毒依然存在 , 许多像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从地球上消除的疫病如天花 , 我们今天也很难肯定地说 , 其病毒不会有朝一日卷土重来 。
房格劳:我也不认为新冠病毒会自然消失 。 它会永远伴随着我们 。 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新的药物加以有效预防的话 , 渐渐地它会淡出我们的关注范围 , 就像其他已经被人类控制的疾病一样 。 举例来讲 , 霍乱在西方工业国家已经不存在了 , 这与20世纪以来饮用水的改善有着根本的关系 。 疟疾在德国也消失了 , 因为沼泽地中的水早已被排开了 。 但事情远非这么简单 , 气候的变化也使各种疾病改变了其原有的特征 , 或者以增强了的方式再次出现 , 或者真的永远消失了 。 我的预测是 , 气候的变化还会给人类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健康挑战 。
李雪涛:人类的行为在大流行病期间都被无限放大了 , 社会的不公正也由于疫情得以尖锐化 。 2020年5月25日美国的黑人弗洛伊德在疫情期间的非正常死亡 , 加剧了种族之间的冲突 。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什么?
房格劳:回溯历史 , 我们在每一次的大流行病中都可以观察到的是:社会结构的分崩离析 , 相互指责对方为病毒的罪魁祸首 , 以及由于社会的不公正而引起的骚动 。 因此 , 在未来抗击疫情的道路上 , 人类需要更多的共同担当 , 而不是相互指责推诿 。 国际合作当然重要 , 但在地区和社区层面所采取的措施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各国科学家应当团结一致尽快研发出新冠疫苗 , 并合成治疗的新药;各国民众要形成打破疫病既定传播模式的卫生习惯 。 当这场大流行病过去之后 , 我们必须对所采取过的措施及其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估 , 同时修订那些业已存在的应对大流行病的计划 , 并加以严格实施 。 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 为未来可能暴发的新的疫情储备足够的物资 。 这当然会产生财政的费用 , 有些人可能会怀疑这些东西八辈子都用不着 , 但在疫情期间 , 这些却都是救命的东西 。 我们来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如果有足够的卫生和医疗设施 , 有足够的物资供应作保障 , 很多国家的抗疫斗争就不会这么被动 。 历史上 , 每一次大的瘟疫消退后 , 人们马上就会将之抛在脑后 , 我只是希望新冠肺炎疫情过后 , 不再如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