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数学教辅分男女版,因材施教无关性别

_原题为 数学教辅分男女版 , 因材施教无关性别
日前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男生女生学数学》系列教辅材料 , 引发争议 。 8月19日晚 , 出版社针对此事发布声明称 , 该套书即日起终止出版 , 不再发行 。
据报道 , 该系列教辅的编辑介绍 , 系列教辅分为“蓝色版”和“红色版” , 主要是基于出版社合作的在线教育平台及学者研究反馈 , 针对男生、女生在各知识点的学习特点 , 做了差异化调整 。 但在遭遇舆论质疑后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发布声明称:因引起争议 , 现决定该套书即日起终止出版 , 不再发行 。
出版教辅读物当然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创新探索 , 但任何创新探索都必须遵循基本的教育伦理 。
教辅|数学教辅分男女版,因材施教无关性别
文章图片

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 , 以此实施“精准教育” , 这是近年来一些在线教育平台的“卖点” , 但也受到一定的质疑 , 大数据采样规模多大?以哪些指标分析学生的行为习惯?这种分析本身靠谱吗?基于并不准确的学习习惯分析 , 怎么进行精准的教育?
由于在线教育平台把这些作为商业机密 , 并没公布算法 , 也就无从分析其科学性 。 一些学生家长认为 , 这就是噱头 , 但也并不妨碍机构以此营销宣传 , 毕竟家长或多或少都有教育焦虑感 。 面对宣称能进行精准训练的大数据学习支持系统 , 不少家长难以抗拒 。
出版社与在线教育平台携手打造《男生女生学数学》 , 显然是利用家长的焦虑情绪 。 对于数学学习 , 不少学生觉得很难 , 家长也找不到好方法帮助孩子学好数学 , 焦虑之下 , 有时也会找性别原因 。 因此 , 从图书选题策划与商业角度看 , 出版社还是“把准”了市场的脉搏 , 但突破了教育底线 , 进一步刺激家长的焦虑情绪 , 也会引发学科学习性别公平的质疑 。
即便大数据分析显示男生、女生在学习数学时有一定的群体性差异 , 但群体差异并不能代表个体差异 。 现实中 , 女生数学学得很好的不少 , 男生数学差的也很多 。 也就是说 , 按性别出版教辅读物 , 并不能真做到因材施教 。 因材施教的依据应该是学生的个性、兴趣与能力 , 而非性别 。 试想一下 , 如果一位女生觉得男生版更合适 , 她该怎么选择?同样 , 如果一名男生觉得女生版更适合自己 , 他会不会被同学调侃?
学科教学 , 不应该突出性别差异 , 这会涉及公平与歧视问题 。 假如教辅读物分男生女生版是合理的 , 依此逻辑 , 是不是教学、考试也要按性别分班?这和追求教育公平是背道而驰的 。 值得注意的是 , 虽然我国社会在学校教育教学、大学招生、专业人才培养中 , 一直推进性别平等 , 不再有刻板的性别认识 , 但网络空间还是有很人贩卖性别差异论 。 比如 , 考试中女生成绩更为突出时 , 舆论就有“拯救男生”的呼声;高考填志愿时 , 就有女生不适合的大学专业发布 。
其实 , 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对男生、女生的影响是相同的 , 都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培养 。 因此 , 不能把教育评价体系的问题转变为性别争议话题 , 而应该推进评价体系改革 , 给所有孩子公平发展、多元选择的成长空间 。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熊丙奇
编辑 黄静
【教辅|数学教辅分男女版,因材施教无关性别】【版权声明】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归红星新闻(成都商报社)独家所有 , 未经授权 , 不得转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