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还是向俄?白俄罗斯局势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向西还是向俄?白俄罗斯局势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文/郭鑫 荣小言】白俄罗斯总统选举于2020年8月9日举行 , 此后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 , 引发各方关注 。此次选举中 , 老总统卢卡申科的对手除了传统反对派之外 , 还出现了白俄罗斯前驻美大使采普卡罗、白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前行长巴巴里科、知名博主季哈诺夫斯基等一批拥有自己支持者的“新秀” 。 然而 , 早在竞选开始前 , 就有逾千人被拘留 , 卢卡申科的主要竞争对手巴巴里科和季哈诺夫斯基被关进监狱 , 采普卡罗离开白俄罗斯 。 当地时间8月14日 , 白俄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发布总统选举最终结果 , 卢卡申科获得了80.1%的选票 , 第六次当选总统;而反对派总统候选人季哈诺夫斯卡娅仅获得10.12%的选票 。卢卡申科如愿以偿 。 但问题在于 , 民众对于这一选举结果并不买账 。 因为该结果与此前的民调大相径庭 。 民调显示 , 季哈诺夫斯卡娅曾在多个海外投票站以压倒优势大胜卢卡申科 。民众的抗议示威从选举当天便已开始 。 抗议者认为 , 选举被操纵了 。 结果公布后 , 季哈诺夫斯卡娅拒绝承认 , 并宣称自己是大选的获胜者 , 其竞选团队表示准备进行长期抗议 。随着事情的发酵 , 抗议规模不断扩大 , 越来越多的白俄罗斯民众加入示威行列 。 8月16日 , 白俄罗斯爆发了自苏联解体后最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 据媒体报道 , 保守认为参与者已超10万 。 对卢卡申科而言 , 压力在增加 , 天平在倾斜 , 其态度也从最初的强硬转向妥协 , 他17日表示 , 在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的条件下 , 可以重新进行大选 。白俄罗斯正在上演的戏码吸引了世界的关注 。 这或是因为白俄罗斯有一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旧身份 , 又或是人们想看看这是不是“颜色革命”在今天的新版本 。 更重要的是 , 白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俄罗斯与西方对它的争夺和拉扯 , 白俄罗斯向西还是向俄 , 会影响该地区的权力格局和走势 。 从这个方面来说 , 发生在这个东欧小国的事情又具有一定的地区和全球意义 。向西还是向俄?白俄罗斯局势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8月17日 , 卢卡申科在MZKT工厂发表演讲 。 图自RT为什么要抗议?对选举结果的不认可 , 当然是引发白俄罗斯民众抗议的直接原因 。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 , 民众对卢卡申科长期执政、经济改革难见成效的不满 。英国前驻白俄罗斯大使、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奈杰尔·古尔德-戴维斯(Nigel Gould-Davies)直接将白俄罗斯局势与1989年发生在东欧国家的情形相提并论 。 他认为 , 多年来 , 卢卡申科向他的人民提供了一种苏维埃式的制度 , 这种制度重视拖拉机生产和粮食收成 , 而不是创新和政治自由 。 如果说过去这种方式因为向民众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和收入而被接受 , 那么随着白俄罗斯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 以及与世界交流的加深 , 这种方式的合法性正在丧失 。 奈杰尔·古尔德-戴维斯甚至悲观地指出 , 从卢卡申科对示威活动的应对来看 , 他没有弄懂示威发生的根本原因 , 也没有能力来接受这一现实挑战 。而且 , 尽管重视“拖拉机生产和粮食收成” , 但近年来白俄罗斯经济发展并不顺利 。 自独立以来 , 白俄罗斯仍保留着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 , 大多数企业都是国有企业 , 其工资水平一直停滞在邻国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四分之一 , 尤其近年来国内经济“正经历着最糟糕的时期” 。 自2015年开始 , 白俄罗斯经济出现大幅下滑 , 2015、2016年甚至为负增长 。 以2019年为例 , 由于通过德鲁日巴输油管道进口的石油受到污染 , 作本国主要摇钱树的石化行业的供应受到严重冲击 , 当年的GDP仅增长1.2%;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 , 白俄罗斯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30.8亿美元 , 远低于2014年788.1亿美元的水平 。今年由于疫情冲击 , 据白俄罗斯通讯社报道 , 1-7月份GDP同比下降1.6% 。 俄罗斯信用评级机构专家丹尼斯·阿诺霍夫(Denis Anokhov)称 , 2020年白俄罗斯GDP将同比下降5% , 加之经济冲击和俄罗斯补贴的减少 , 白俄罗斯国家预算可能出现赤字 。 尽管卢卡申科过去较好地控制了政府债务状况 , 但由于经济放缓和货币疲软 , 预计今年债务可能会上升 。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甚至下滑 , 令民怨一点点积聚 , 而且民众看不到改革的希望 。 芬兰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东部邻国和俄罗斯项目主任阿尔卡迪·摩西斯(Arkady Moshes)认为 , 白俄罗斯民众不满的原因还在于 , 教育程度高且日益开放的社会与固守陈规、拒绝变革的领导层之间的对立在不断扩大 。 而且 , 这种对立在疫情期间被进一步放大 , 疫情危机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疫情期间 , 卢卡申科拒绝实行隔离 , 甚至发表“伏特加能抵抗病毒”之类言论 , 引发广泛争议 , 这令其执政能力受到很大质疑:一个在公民生命健康问题上都不用心用力的执政者 , 遑论其他?民众对卢卡申科的长期不满经过疫情的催化 , 达到了爆发临界点 , 一些卢卡申科的传统支持者甚至也开始倒戈 。向西还是向俄?白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俄罗斯与西方对它的争夺和拉扯 。 在乌克兰掉头转向欧洲之后 , 白俄罗斯成为莫斯科抵御北约、维护西部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 。 俄罗斯绝不允许一个反俄的白俄罗斯出现 , 而西方则希望塑造一个符合西方价值观的白俄罗斯 。 在夹缝中的白俄罗斯虽不是受人摆布之辈 , 但外部因素的确可左右其国内局势的发展 。 想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维持平衡 , 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 生死存亡关头必须选边站队 。7月29日 , 白俄罗斯在大选前逮捕了33名俄罗斯籍武装人员 , 并称这些武装人员企图在总统选举前进行破坏活动 。 俄方对此表示“不理解” , 称被拘留人员系过境白俄罗斯前往他国 。 事实上 , 白俄罗斯此举旨在向西方示好 , 赢得西方对卢卡申科连任的支持 , 但无疑伤害了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 。 尽管事情后来按莫斯科的意愿得到了解决 , 但正如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Dmitri Trenin)所说 , 莫斯科对卢卡申科的信任消失了 , 克里姆林宫已受够了卢卡申科 。 当然 , 尽管如此 , 莫斯科还是不能允许白俄罗斯重蹈乌克兰的覆辙 , 成为另一个反俄、亲北约的边境堡垒 。来源:观察者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