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古代以做官为荣,偏偏东汉官员大量辞职,其实不仅仅是为了保命
在古代的时候 , 很多人都是拼了命的读书 , 只为了以后能进入官场平步青云 , 尤其是在以文治国的时代 , 读书考官成为了很多有志青年报效国家所要做的第一件事 。即使不是为了为国尽忠 , 更多的人还是想要考官 , 毕竟在大部分时候 , 即使家中再有钱 , 只要不是做官的 , 还是会被人看不起的 , 所以很多人都把参加科考入仕做官当做目标 。但是在有一个朝代之中却出现了例外 , 那就是东汉时期 , 当时的人不以升官为目标 , 反而是出现了很多官员辞官的现象 , 这是怎么回事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史书之中曾经有过记载 , 自从光武帝刘秀正式建立东汉以来 , 直到东汉结束 , 总共有不少于六百个官员辞官还乡了 。按理说古代的人都是以做官和升官为目标的 , 不仅仅是能改变自身的境况 , 还能让家人的地位也渐渐提高 , 而对于那些有心报国的文人来说 , 做官更是最好的途径 , 但是为什么在东汉时期 , 偏偏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其实这跟当时的社会现状有着很大的关系 , 虽然刘秀暂时平定了局面 , 但是各方势力还是频频出现 , 而且刘秀之后的皇帝也都没什么才能 , 所以官员们为了保命 , 在有什么动荡的时候 , 就会选择了辞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难道辞官的人都是因为觉得时局动荡 , 所以才做出这样的选择吗?其实也并不是这样的 , 动荡时代一般是更加需要各种有才能的官员来匡扶正义 , 劝谏皇帝勤勉朝政 , 来让东汉更加强大起来 。既然这正是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 , 又何苦还要辞官呢?而现实是虽说东汉需要这些官员来辅佐 , 但是皇帝却并不需要 , 皇帝为了能让朝政不要出现西汉末年重臣把持朝政的机会 , 对官员们也会有所限制 , 不仅仅不让同为亲属的人同时在朝为官 , 更是很少让他们见到家人 , 重孝道的文臣们自然不能接受 , 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 , 为官前路又是一片迷茫 , 他们还是选择回乡侍奉父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东汉的时候 , 选拔官员的制度还是以察举制为主 , 更为公正的科举制还没有出现 , 所以朝中的官员也不全是有真才实学的 。这些没才能的人既然能哄的朝中官员举荐他们 , 自然对皇帝也是一直溜须拍马 。而在东汉的时候 , 除了刘秀和他的儿子之外 , 其他的皇帝年龄都不大 , 所以都愿意听奉承的话 , 反而对忠臣的劝谏充耳不闻 , 所以这些忠臣们觉得自己以后也不会受到重用 , 甚至都有可能丢了命 , 所以也就不愿白费力气 , 最终选择了辞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官员|古代以做官为荣,偏偏东汉官员大量辞职,其实不仅仅是为了保命】而且皇帝年龄小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 那就是几个重臣会把持朝政 , 所以实际上对国家大事的决策 , 决定权都是在这些大臣手中 , 只要一有不顺这些重臣心的事 , 他们可能会直接越过皇帝惩处朝中的大臣 , 所以即使是皇帝有雄心壮志 , 但是在大臣的把控之下也有不少早早丧命 , 也是没有任何机会的展现 。而且虽然在古代的时候商人地位都很低 , 但是在东汉的时候这样的政策相对有点松动 , 所以不少经商的人都非常富有 , 这也让不少做官的人都非常羡慕 , 辞官还乡经商也是正常 , 说白了还是因为钱惹的事 。
推荐阅读
- 曾国藩|朝廷重臣光天化日被杀,慈禧严查被阻,审案官员:再查大清就完了
- 朱元璋|为啥朱元璋为反腐败定下严苛制度,贪腐官员却仍然多如过江之鲫
- 何瑭|古代最“牛”的墓,文武百官路过都要下马参拜,连皇帝也不例外
- |古代诸侯造反,为何不去攻打周边小国,只在境内范围攻城略地?
- |古代科举的应试手段--科举辅导班
- 博爱县,竹器|古代曾被列为贡品,焦作博爱竹器久负盛名
- 士兵|古代各国铠甲都啥样?
- 古代人|?为啥古代人上百斤重的兵器,现代人拼命也拿不动?
- 中国|借“洛阳纸贵”的背后,探寻中国古代报纸到底是何时出现的?
- 桂阳|千年郡县,桂阳古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