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资三巨头“过江”,九龙仓稳不住了( 二 )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制图/商业地产头条不难看出 , 在内地赚富人的钱 , 是太古与恒隆稳定业绩基本盘的不二法则 。 虽然疫情之下 , 多数人的钱包较之前瘪了些 , 但收入分化却让富人更富了 , 奢侈品恰能从收入分配差距的增加中获益 。换言之 , 危机来袭 , 奢侈品这门生意反而更强韧 。 而在中国奢侈品线上渠道尚未成熟环境之下 , 奢侈品消费场景大都集中在实体门店 。就这样 , 太古、恒隆两哥们借着内地快速复苏之客流 , 以及奢侈品回流之东风 , 低空飘过疫情安全线 。 可把大盘扎在香港的九龙仓 , 却一步步迈入了至暗时刻 。至暗九龙仓 , 海港城走下神坛九龙仓集团、九龙仓置业的业绩 , 进入至暗时刻 。今年上半年 , 九龙仓集团营收55.51亿港元 , 同比下跌31%;营业盈利同比减少32%至25.17亿港元;股东应占利润由盈转亏损达到17.41亿港元 。同期 , 九龙仓置业未经审核集团基础净盈利减少26%至港币38.44亿元 , 投资物业减少23%至港币38.53亿元 , 酒店则由盈转亏;投资物业组合取得重估亏损75.29亿港元 。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制图/商业地产头条虽然两个公司主体 , 在内地、香港业绩大相径庭 , 但无一例外的是旗下投资物业多位于所在城市黄金地段 。 在疫情爆发前 , 这些明星商场贡献了九龙仓两家公司大部分业绩收入 。而在市场环境发生剧变后 , 曾经风光无两的海港城 , 终是告别高光 , 走下了神坛 。 九龙仓 , 已经不稳了 。根据九龙仓置业公告 , 2020年上半年 , 海港城整体收入(包括酒店)下跌 28% , 营业盈利下跌 30%;其中 , 商场部分收入下跌30% , 营业盈利下跌33% 。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制图/商业地产头条今年伊始 , 持续了大半年的香港暴乱带来的冲击尚未消化 , 疫情突袭 。 2月12日 , 海港城向租户发电邮 , 决定2月减租50% 。但情况并未好转 , 4月意大利奢侈品牌Valentino(华伦天奴)海港城的旗舰店租约期满 , 结束营运 , 成为疫情之下海港城首间名店弃租个案 。 而奢侈品 , 一直是海港城立命之本 。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制图/商业地产头条上图数据可知 , 2019年 , 时装、珠宝、皮革三类租户 , 占据海港城可租面积49.8% , 却贡献了72.7%销售额.80.8%租金收入 。 Valentino的离开 , 会否掀起大牌撤退多米诺骨牌 , 尚待观察 。 而近期有消息传出 , LV拟关掉九龙仓另一商场——时代广场的门店 。显然 , 没有了足够多的游客 , 手握一手奢侈名店的海港城 , 只是个亮闪闪却无吸金力的水泥盒子 。 曾几何时 , 它被认为最多内地游客逛得最多的mall , 可现在它却冷冷清清 。海港城商场由九龙仓码头分阶段重建而成 , 九龙仓在90年代开始了对海港城的“重建计划” 。 进入21世纪 , 内地游客赴港自由行开通 , 赴港旅游人数大幅上升 , 香港零售业迎来了黄金时期 。海港城业绩一路飘红 。 2012年 , 吴光正执掌九龙仓30周年之际称:“海港城和时代广场于过去十年的零售销售额录得20%的复合年增长率 , 较香港零售业高出九个百分点 。 ”2018年 , 海港城销售额超过370亿港元 , 平均每天超过1亿港元 , 是名副其实的亚洲最赚钱的商场 。 海港城连同九龙仓置业旗下的时代广场、荷里活广场这三个商场 , 占到了香港零售销售总额的10% 。
时代广场图片来源/公司官网可属于它的高光 , 终是停在了2019年 , 而2020年的疫情更是致命一击 。日中则昃 , 月满则亏 。 香港地产业经营的高度集中、市场的低度竞争威胁、头部集团的互相联合 , 形成了海港城的“舒适区” , 长达20多年 。 可这种固化之样式 , 在大变的零售环境下 , 有固有之脆弱性 。相较之下 , 九龙仓集团在内地项目——成都IFS、长沙IFS等 ,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试炼之下 , 反而趟出了一条应时而变的灵活路子 , 生命力愈见顽强 。据悉 , 上半年长沙国金中心收入仍有录得同比上升6% , 特别是5、6月份的营业额更实现双位数增长 , 截至6月底商场内所有铺位都租出去了 。而成都国金中心在期间还吸引了30个新品牌进驻 。 “奢侈品在现在尤其是在内地的势头似乎不错 , 内地消费者去不了欧洲、香港、韩国、日本 , 所以就留在内地销售 。 ”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 不过是事后喧闹 。 真正淌过江称王的人 , 无一不是谋定而后动 。 曾经借着时代之风 , “稳”字当头的港资房企们 , 是时候给自己寻个新路数 , 找个新航道了 。 来源:商业地产头条
推荐阅读
- 美国芯片巨头宣布加码越南
- 隧道|海口首条过江城市隧道,正式开通运营,带你先睹为快!
- 国货当自强
- 百年巨头惨亏98亿!2万人停薪待岗靠卖睡衣自救
- 看互联网巨头财报冒出的脑洞
- "华尔街秃鹫"来袭!万亿美国资管巨头完成私募备案
- 巨头排队游说自救,腾讯在美首聘说客
- 财务造假157亿元,德国电子支付巨头猝死
- 手机芯片巨头高通被中国罚款60.88亿元人民币
- 互联网巨头的第二轮教育突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