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留守女孩和她的同学们
观网风闻3小时前来源:界面新闻
钟芳蓉的母校正源学校 , 她在这里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 。 摄影:高佳采访人员 |高佳 实习采访人员 肖琦编辑 |刘海川一一夜爆火后 , 钟芳蓉“逃去”了深圳 。 她的父亲钟元位则留在家里 , 应对来访的媒体采访人员们 。这本来应该是她的高光时刻 。 2020年8月7日 , 耒阳市宣传部门打来电话 , 让钟芳蓉准备一下 , 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 但“来不及了 , 人已经坐车走了 。 ”钟元位说 。 他不想解释太多 。 之前有采访人员到访 , 等了五、六个小时 , 也没敲开钟芳蓉的房门 , 这个细节被媒体报道后 , 大家都知道 , 这个最近备受关注的女孩害羞又个性强烈 。单从外表上看 , 高中毕业生钟芳蓉和普通学生倒没什么不同 , 梳着马尾 , 戴黑框眼镜 , 个头不高 。 7月23日是故事的起点 。 那天高考成绩公布 , 钟芳蓉考了676分 , 成为耒阳市的文科状元 , 在湖南省文科考生中排名第4 。 母校正源学校在门口为她拉了个大横幅 。 钟元位从班主任口中得知她能上北京大学 , 掉了眼泪 , 又激动又觉得歉疚 。钟芳蓉在1岁时就成了留守儿童 。 钟元位和妻子都在广东打工 , 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 在整个中学岁月中 , 她每隔半个月从寄宿学校回家一趟 , 和爷爷奶奶、小她4岁的弟弟短暂团聚 。“留守学生”的标签 , 是钟芳蓉最早受到关注的原因 。余庆乡同仁村的青壮年 , 大多都离开了家 。 村子离市区10公里远 , 建在山坳 , 紧挨着京广铁路 , 村庄日夜和列车呼啸的声音相伴 。她家的经济状况不算好 , 房子在2012年就建起了 , 一共3层 , 建完没多久 , 钟芳蓉和弟弟先后到正源学校读书 , 每年要交将近4万块学费 , 钟元位拿不出多余的钱来装修 , 直到现在 , 二层还是毛坯房 。钟芳蓉的房间在地下一层 , 原本只放了床和一张旧书桌 。 高考前 , 她跟钟元位说:“等考完了可能有同学来玩 , 我房里都是水泥地 , 不好看 。 ”今年5月份 , 钟元位才给她的房间铺上地板砖 , 新添了粉色的书桌和衣柜 。 她还买了印象派风格的填色画 , 放在窗边作装饰 。 画上的天空被她涂成粉紫色 , 像窗外日落时的景象 。7月23日中午 , 看到高考成绩后 , 钟芳蓉没急着通知父母 , 只把分数截图发给最要好的朋友 , 说了句“我比你(分数)高耶” , 像往常一样 , 她语气平淡 。
钟芳蓉(右)和她的同学匡雪梅 , 两人今年都报考了北京大学 。 受访者供图 。那晚 , 正源学校的校长带着50多个老师去她家报喜 。 “听说她的父母不在 , 怕她有失落感 , 老师们决定一起去热闹一下 。 ”政治老师刘志武说 , 但见到她时 , 她挺淡定 , 少露笑容 。 “很多老师没教过她 , 觉得她太内向、拘谨 。 ”刘志武说:“但她就是那种性格 , 不太受外界影响 , 也不会因为我们去祝贺她就高兴 。 ”钟芳蓉认为自己在情感表达上比较淡漠 , 但好朋友毛苗觉得:“她就是懒得装 , 不善于跟人交往 。 ”她说话直接 , 在学校有时会得罪人 , “比如有人说 , 这个题目好难 。 她会接一句 , 很简单啊 。 ”毛苗已经习惯了帮她“打圆场” , 碰上这种情况就来调侃 , “只有你这种聪明人才觉得简单 , 像我们这种‘垃圾’就会觉得很难哦 。 ”钟芳蓉老早就跟毛苗说过 , 以后想读考古专业 。 她想得简单 , “考古不用跟人打交道 。 ”她喜欢历史 , 书桌上摆着一本《夜航船》 , 那是明末文人张岱写的“百科全书” , 记录了他眼中的人文地理、四方星象 。 “读历史会有种自己和世界都扩大了的感觉 。 ”她说 。到了填志愿时 , 她就自己做主 , 报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但让人没想到 , 在媒体的聚光灯下 , 她对专业的选择引爆了舆论 。 7月31日 , 话题“留守女生考上北大选了考古专业”上了微博热搜 , 仅一天时间 , 话题就获得4.2亿次阅读 。00后、北大、考古系 , 人们似乎能从这位女孩身上的标签里找到某种理解新一代精英的线索 , 但钟芳蓉依然保持她特有的淡定和疏离 。 在她身边 , 追求纯粹知识的高中毕业生并不少见 。 他们的追求 , 和舆论场所显现的对知识实用化的要求形成矛盾 , 让这个关于个人选择的故事呈现出一种社会张力 。“留守学生考上北大”的励志故事 , 变成了一场关于职业选择的辩论 。 有人认为 , 钟芳蓉应该选择更实用的专业 ,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 , 应该选个来钱的专业 , 改善家里的条件才对 。 ”还有人说:“穷人家的孩子不要去学什么当诗人 , 最后发现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 , 把自己逼疯 。 ”这场舆论还引起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注意 , 作为支持方 , 他们欣赏钟芳蓉坚持自己、追求知识的理想 。媒体也蜂拥而至 , 钟芳蓉不理解为什么一个简单的选择会引来这么多关注 , 赶上母亲工作的单位邀请她去深圳旅游 , 就逃也似地离开了耒阳 。二陆建军原本带着一个理科班 , 后来自告奋勇 , 做了143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 。在正源学校 , 初中部分层教学 , 初一有8个尖子班 , 初二缩减至6个 。 学校采取“2+4”教学模式 , 允许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跳过初三读准高一 , 准高一和高一年级的尖子班缩减至4个 。 文理分科后 , 理科尖子班剩下2个 , 文科只剩一个 。 143班就是经过层层选拔后 , 最终留下的“文科清华班” 。“我这人相对来讲比较功利 。 ”陆建军坦陈:“原本我带的那个班 , 考上清华、北大的机率很渺茫 。 今年是我教书的第17年 , 还没带出过清华、北大的学生 , 我感觉有点遗憾 , 就主动申请带143班 。 ”接任班主任的第一天 , 陆建军给学生们读了一篇文章《你凭什么上北大》 , 作者在文中写:“所有的老师都坚信我将会是学校里有史以来最好的文科生 , 意味着可以上山大 , 运气好点的话可以上复旦、人大 。 而我只要北大 。 ”“只要北大” , 这也是陆建军的梦想 , 他把梦想寄托在这个班级 , 尤其寄托在钟芳蓉、匡雪梅和雷婉娟的身上 。 她们三个是他心里的“三驾马车” , 是143班最有希望考上北京大学的人 。
推荐阅读
- 女儿高中走运上了北大附中,老婆继续阴谋
- 女儿走运考上北大附中,老婆揍了女儿一顿
- 电视剧杂谈|湖北成人高考9月1日开始报名 快看看报考前提有哪些
- 北大清华哈佛都往街道钻,难道靠街道来应战
- 女儿走运考上北大附中,其他的同学3
- 女儿走运考上北大附中,其他的同学
- 内外有别的北大录取通知书
-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断食结束生命 生前的话发人深省
- 女人幸运考上北大附,我老板同学的不平衡
- 女儿幸运考上北大附中,初中班主任躲起来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