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苑|10家民营沪剧团10部原创新编作品尽显“根深叶茂”


东苑|10家民营沪剧团10部原创新编作品尽显“根深叶茂”
文章图片

为向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巾帼英雄们致敬,新东苑沪剧团创排了首部抗疫题材沪剧《玉兰花开》 。图为舞美概念海报 。(新东苑沪剧团供图)
文艺繁荣的上海,最接地气、最受市民喜爱的剧种是哪个?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经过一年的调研排摸给出答案——是沪剧 。在上海300多个民营院团中,沪剧团数量、演出场次高居首位,加之活跃在基层社区的一大批沪剧演唱队、沪剧社团,他们活跃于商演舞台,也服务于里弄街道,深受广大上海市民观众的喜爱 。
【东苑|10家民营沪剧团10部原创新编作品尽显“根深叶茂”】从今日起,由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主办的上海“首届沪剧月”展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文慧沪剧团、新东苑沪剧团、勤苑沪剧团、彩芳沪剧团、紫华沪剧团、九瀚沪剧团、沪林沪剧团、民乐沪剧团、海天沪剧团、陇韵沪剧团——来自全市10家民营沪剧团的10部原创新编作品将集中演出一个月 。其中,既有多年参加上海市优秀民营院团展演的“老将”,也有诞生不久却已经在观众心中树起口碑的“新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原创或新编的方式,演绎老百姓的生活,讲述打动人心的故事 。
来自民间、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在市区乡间焕发勃勃生机
“上海是国际化的文化大码头,新兴文化表演样式层出不穷,但沪剧观众并没有流失 。”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说,“沪剧的根深叶茂确实是得福于‘土壤’好!”作为上海本土的非遗剧种,沪剧拥有得天独厚的培植土壤,“但传承好这门艺术,离不开人才接力和创作续力” 。
今晚在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首部亮相的作品是勤苑沪剧团原创沪剧《银杏树下》 。该剧在此前已经试演十余场,精简后的“社区版”更是深入基层,请观众品评20多次 。勤苑沪剧团团长王勤与主创团队仍在精益求精,不断调整舞台呈现 。“有热心观众来电指正,插秧的动作应是一前一后,而不是一左一右,我们的表演有不合理之处 。”王勤说,观众是作品真正的“老师”,一部合格的舞台作品要经得起一次次地检验,在不断演出中打磨修正,趋于成熟 。正是抱着这样的创作态度,勤苑沪剧团在近20年的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市民观众的青睐,成为各区文化配送菜单上的“必选”,每年深入全市200多家基层单位,将沪剧艺术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
今年,全国有超四万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 。为向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巾帼英雄们致敬,新东苑沪剧团打造了首部抗疫题材沪剧《玉兰花开》 。由于某些情节需要演员佩戴口罩与护目镜表演,考虑到话筒音质会受到影响,新东苑沪剧团团长沈慧琴与主创团队们反复做实验,最终为舞台定制出专用的口罩 。“换服装也是一大难点,平时后台换装几十秒就要完成,但这次防护服穿不好,就要耽搁一两分钟 。”沈慧琴向采访人员说起创作中的种种细节,正是这些“小”处,折射出作品的品质 。
“身边的故事”成为创作热点,展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令人欣喜的是,一批上海优秀民营沪剧团在创作中不断进取,逐渐摆脱单一的流派唱腔翻唱,“身边的故事”成为近年来创作的热点 。“上海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这些‘文化基因’并不仅仅是存在于博物馆、文史馆中的史料,它们恰恰就是流传于身边的鲜活历史和记忆 。”文慧沪剧团团长王慧莉说,“沪剧不只是根深叶茂,还要花开争艳、硕果累累 。‘沪剧月’搭建的这个平台,将进一步助推沪剧艺术的创新与传承,让本土戏曲创作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心意相通 。”
比如,民乐沪剧团推出的 《板桥霜》,讲述抗战时期闵行地区地下党为了民族正义而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 。陇韵沪剧团通过一部《相约梅家弄》,艺术再现了梅陇地区革命历史斗争史诗和地方人文风情 。紫华沪剧团的《华家儿女》则以华漕人民抗日的真实史实为创作蓝本,再现平民英雄的悲歌……这些原创新编沪剧作品不仅传承发展了申曲的一腔一调、一招一式,也在展现上海红色文化的同时,让观众获得了对党和国家更深的归属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