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搞过土改么

来源:地球知识局日本,搞过土改么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1595-日本搞土改作者:斯文的樊学长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 , 土地狭小 , 可用耕地非常紧张 , 人地矛盾激烈 。而随着明治维新打破了传统的土地分配模式 , 日本的土地又迅速集中在了少部分人手里 , 佃农不得不向地主缴纳高额的地租 。 背负沉重地税的佃农缺乏向上通道 , 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 。 而军国主义就成为了这种压力的一个出口 , 可以说二战前的日本政府如此疯狂还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 和这种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也有关系 。日本明治时代的土地所有权证书(图片:wikipedia)▼日本,搞过土改么
战后 , 在盟军最高司令部的推动下 , 日本开始了铁腕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效 。 再加上国际局势带来的好运 , 日后日本经济腾飞 , 残暴的军国主义也就失去了民意基础 , 日本农民也从受尽压迫的可怜人变成了小康阶层 。这是怎么做到的?恶土日本土地狭小 , 山地丘陵占比高达75% 。 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土 , 日本人很早就开始开垦山间的小盆地、河谷进行耕种 。虽然是狭长型国土 , 但国土面积也并没有很小不过不适合集约式农业化(底图来自:shutterstock)▼日本,搞过土改么
名义上 , 这些土地都是由各地的诸侯(大名、藩主)所有 。 安住城堡内的大名对土地的精细化管理比较乏力 , 只能依靠投入大量人力获得少量的产量增长 。 然而随着明治时代土地税代替实物浮动税收以及农业技术的进步 , 藩主们手中的土地权却在架空 。大名也就是指较大地域领主 , 大多拥有武装力量在自己的属地内拥有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等权利(松平容保大名参拜雕像)(图片:Wikipedia)▼日本,搞过土改么
有一定资金 , 珍惜土地 , 注意管理的小地主们逐渐接手了土地 。 20世纪中期的统计发现 , 日本有600万公顷农业用地 , 其中500万公顷是耕地 , 地主们占据了将近一半的土地 。 而高达550万户的佃农中 , 却有三分之一完全没有土地 。1855年江户幕府的领土范围(图片:wikipedia)▼日本,搞过土改么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地主就是锦衣玉食的寄生阶级 。 旧日本的大部分地主也生活在农村 , 也参与农业生产 , 甚至自己一方面是地主 , 一方面又租种其他地主的地 。 不生活在农村的地主一部分是城市工人 , 一部分是教师 , 商人 , 公务员之类的中产阶级 。 一旦丢了工作就可能赶走佃农自己种 , 遇到灾荒或经济危机地主家一样没有余粮 。旧时的农民生产所得除去租金赋税已然所剩无几农产品的流通率很低(图片:Dane Gillett / Shutterstock.com)▼日本,搞过土改么
这些具有一定家底和经营头脑的人 , 也确实更好地利用了土地 , 用进一步的精耕细作为当时的日本农业带来了1.6%的年均增长率 。然而这却并不能覆盖日本国内的需求 。 因为随着国家大门逐渐打开 , 这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也从江户末期的0.02%提高到了明治时代的1.2% , 人均大米消费量更是不断攀升 , 在1910年代中期达到170公斤的峰值 。 本就勉强自给自足的日本粮食结构 , 必须引进10%的进口量 , 以20世纪初的交通运输水平来看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 价格也不会便宜 。日本的人口从江户末期就一直猛增长但国土面积是不会增长的导致人口密度过大(图片来自:Sean Pavone/shutterstock)▼日本,搞过土改么
这就造成了农民选择的矛盾:如果选择留在乡下 , 土地都在地主手中 , 而且地主有与农民争地的意愿 , 收入具有很高的不稳定性 。 即使是那些有土地的农民 , 在面对货币土地税时 , 为了度过年景不好的年份 , 也势必要卖地求生 , 农村的土地集中度只会越来越高 。但当时的土地集中和现代大农场是不同的现在农民是可以收到租金的而当时的农民无地的交租 , 有地的交税(图片:Apple Express Japan / shutterstock)▼日本,搞过土改么
如果进城打工赚取货币收入食用商品粮 , 则紧俏的粮食和高昂的粮食价格又会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 , 难以有效获得积蓄 。剩下的路就只有两条:参加不断扩招的军队 , 吃皇粮;或是支持国家向外部扩展 , 获得外国的土地 。 事实上这两条路也是相辅相成的 , 庞大军队的作用是侵略其他领土 , 为加入垦殖团的贫民保驾护航 , 而新拓展的农地则可以让军队吃上饭 。对外发动战争向来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有效方式(图片:Wikipedia)▼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