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动不动就让人走出舒适圈的人,是有毛病吗?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待在舒适圈里是什么感受?
那些动不动就让人走出舒适圈的人,是有毛病吗?
文章图片
编辑
评论区总有人会跳出来喊:
你为什么不走出舒适圈去尝试改变?
年轻人啊 , 你不跳出舒适圈 , 这辈子都会碌碌无为!
现在的生活一成不变 , 跳出舒适圈才能成功!
近几年非常流行跳出舒适圈 。 很多人认为 , 如果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 , 人会变得颓废 , 不知上进 , 最终被社会和时代所抛弃 。
所谓舒适圈 , 指的是“在某个区域内 , 一个人表现出舒服、放松、稳定、有安全感的心理状态 , 能够用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去处理各种情况 。 ”
也就是说 , 在舒适圈里的人 , 应该是如鱼得水的 。
“你的舒适圈 , 正在毁掉你!”“舒适圈里 , 除了舒适一无所有”“跳出舒适圈 , 遇见更好的自己!”……仿佛你不跳出舒适圈 , 就是贪图享乐、不求上进的废材青年 。
可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建立的摇摇欲坠的舒适圈 , 跳出去找虐吗?
那些动不动就让人走出舒适圈的人,是有毛病吗?
文章图片
编辑
盲目相信舒适圈理论 , 贸然做出改变 , 只会让自己陷入原地踏步、甚至大不如前的尴尬境地 。 跳出舒适圈却跌得鼻青脸肿的人 , 绝不在少数 。
其实 , 走出舒适圈这个说法不完全错 。
如果你的境况是一种暂时性的舒适 , 那你的确不应该躺着享受 。 因为你并没有东西来保证你高枕无忧 , 一直舒适 。 准确地说 , 其实这个不叫舒适圈 , 因为或许你的表面虽慵懒无忧 , 但你的内心可能并不是在一个舒适的状态 。
真正意义上的舒适是心平气静 , 无忧衣食 , 对自己的生活能很好地驾驭 , 云淡风轻 。 喜自己所喜 , 乐自己所乐 。
这样的舒适圈 , 为何要走出去?
上班路上挤2小时地铁 , 下班赶末班车 , 在老板面前装孙子 。 上个月好不容易混了个中层 , 可以坐公司的班车了 。 这时候 , 你出现在眼前 , 告诉我:你要走出舒适圈 。
我何曾舒适过 , 你善良点不好吗?
那些动不动就让人走出舒适圈的人,是有毛病吗?
文章图片
编辑
林语堂说:“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 , 贵简洁 , 不贵富丽 , 贵高雅 , 不贵昂贵 , 贵合适 。 ”
不少人追求在不擅长、不合适的领域获得成就感 , 他们以为战胜这种不适就能走向更高阶的成功 , 以为吃苦才是人生的唯一方向 , 而忘记了合适才最重要 。
大多数人想跳出舒适圈 , 并不是出于对自己现状的清醒认知 。 纯粹是被满天飞的鸡汤文洗脑 , 眼看着别人都跳出去了 , 自己也不能落后 , 便硬着头皮跳 。 或许有些人的确是害怕跟不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 但要警惕 , 哪些焦虑是被强加的 。
自从有了互联网 ,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分享自己的日常 , 也能够窥见别人的人生 。 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 , 月薪两三万、豪宅豪车、全球旅行等高配变成了标配 。
如果 , 目前的生活无法让我们赶上这场“标配”比拼 , 我们害怕被抛弃 , 焦虑由此而生 。 那些我们本不需要的高配 , 通过“标配化”变成必需品 , 实则是落入了焦虑圈套 。
很多时候 , 盲目追求改变 , 忽略自己的优势 , 以短板对撞他人的长处 , 强行破圈 , 换来的只有水土不服 。
秦昊说:如果你在跳出舒适圈之后 , 观众还是更喜欢你之前的样子 , 你为什么还要跳呢?就像赵本山 , 你干嘛非让他演陈道明的角色呢?
为了改变而改变 , 就失去了改变的意义 。 做出改变之前 , 盲目自信自己有能力应对任何陌生环境、陌生人、陌生情况 。
对风险估计不足 , 却只想着进一步就能得到海阔天空 , 暂时把车贷房贷和奶粉钱到一边 。 饱受折磨时 , 又把“累就对了 , 舒服是留给死人的”奉为圭臬 。 到头来才发现 , 这句话不过是领导让员工老老实实996的漂亮说辞 , 自己不过是在瞎折腾 。
失败时还要安慰自己 , 好歹积累了经验 。 但先前领域所积累的经验 , 难道是一文不值的吗?
正如作家蔡澜所说:“把自己已经取得成绩和生活习惯妖魔化 , 真的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 ”
如果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生活争取了一颗糖 , 那就该让闪光点继续发光发亮 , 而不是强行吃苦 , 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 盲目跳出舒适圈 , 意味着舍弃积累已久的成绩 , 一张白纸地去面临陌生环境带来的不适感和新的挑战 。
但在这条不确定的路上 , 你能走多久 , 又能走多远 , 都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
《无声告白》中写到:我们终其一生 , 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 , 找到真正的自己 。
鸡汤文勾勒出再宏伟的蓝图 , 也抵不过自己认可的价值 。 搞清楚这些问题 , 再决定要不要、有没有必要跳出舒适圈 。
【那些动不动就让人走出舒适圈的人,是有毛病吗?】因为 , 回头路真的不好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