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类集合信托异军突起 个别机构压价“争夺”阳光私募
在金融强监管与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下滑的双重施压下 , 金融类集合信托正“异军突起” 。
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统计 , 8月3日-9日当周 , 投向金融领域的集合信托资金募资规模延续此前上涨趋势 , 成为当周唯一实现增长的集合类信托产品类别 。
具体而言 , 8月3日-9日当周 , 金融类集合信托募资额达到129.59亿元 , 环比增加10.89% , 相比而言 , 房地产类信托、基础设施类信托、工商企业类信托的募资规模分别为22.54亿元、9.18亿元与3.76亿元 , 环比分别减少48.81%、81.56%与74.93% 。
“这令金融类集合信托延续7月以来的异军突起态势 。 ”一位信托公司产品部门主管向采访人员指出 。 7月以来 , 金融类集合信托俨然成为信托产品领域最大亮点 。 整个7月 , 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规模占比高达39.54% , 环比增加11.11个百分点;相比而言 , 房地产类信托占比仅有53.56% , 环比仅增加2.7个百分点 , 基础设施类信托与工商企业类信托的占比分别环比减少9.33个百分点与1.5个百分点 。
采访人员多方了解到 , 这背后 , 一方面是近期监管部门要求信托公司加大非标投资比例的限制并压缩融资类信托规模 , 令房地产、基础设施类、工商企业类信托发行募资门槛骤然收紧 。 另一方面 , 今年以来非标类集合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下滑 , 也令信托公司预感到这类产品发行难度加大 , 纷纷寻求金融类信托“替代” 。
“现在我们即便拿到优质非标资产 , 在融资类信托规模受限的大环境下也很难获批发行 , 何况7%左右的产品预期收益率未必能吸引到足够投资资金 。 ”前述这位信托公司产品部门主管向采访人员直言 , 要布局金融类集合信托业务 , 同样绝非易事 。 他所在的信托公司涉足阳光私募业务不久 , 对股市、私募基金的投研能力与合作机构遴选能力都不强 , 因此公司高层担心阳光私募产品业绩大幅跑输行业平均水准 , 在阳光私募产品合作发行的决策方面极其缓慢 , 导致不少业务机会错失 。
在他看来 , 公司高层之所以顾虑重重 ,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以往高净值客户习惯投资中短期高固定收益类产品 , 对长期的、风险更高(收益相应更高)的私募产品未必接受 。 一旦阳光私募产品发行“少人问津” , 反而令自身业务短板更加暴露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不少信托公司青睐的金融类集合信托产品 , 主要以债券投资为主 , 如此 , 既能满足信托公司众多高净值客群对固收类产品的投资偏好 , 又能迅速扩大标准化资产管理规模 , 为自身非标资产运营腾挪更大的操作空间 。
多因素助推金融类集合信托产品崛起在多位信托业内人士看来 , 7月以来金融类集合信托产品之所以异军突起 , 很大程度得益于监管压力倒逼信托公司迅速加快标准化资产业务布局 。
“尤其在《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面世后 , 加之相关部门要求信托公司加大非标资产投资限制与压缩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 , 令信托公司内部大幅收紧房地产、基础设施类、工商企业类集合信托产品发行门槛 。 ”一位华东地区信托公司业务主管向采访人员透露 , 近期他们逾70%房地产与基础设施类融资申请都被投资委员会拒之门外 , 即便其中不乏以往都会全票通过的优质资产 。
此外 , 随着境内外资本市场流动性宽裕与市场投资偏好回升 , 不少房地产公司与地方融资平台转而通过发行债券融资 , 导致信托公司又流失了不少优质资产 。
“产品发行门槛大幅抬高叠加优质资产流失 , 迫使我们只能高度依赖金融类集合信托维持生计 。 ”他坦言 。 所幸的是 , 为了加快非标准资产业务布局 , 他所在的信托公司对阳光私募产品的发行门槛显得相对宽裕——只要是行业头部私募机构合作产品 , 且私募机构历史业绩相对稳健增长(包括过去一年产品净值最大回撤值低于平均水准 , 净值回撤收复速度快于行业平均水准等) , 投资委员会基本一律放行 , 因为投资委员会认为A股好转令这类产品拥有不错的收益前景 , 足以填补当前房地产、基础设施类集合类业务收益率持续下滑 , 投资者投资兴趣不高的窘境 。
数据显示 , 7月份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7.05% , 环比继续下滑0.23个百分点 。
“随着资本市场流动性持续宽裕 , 加之政府加大力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 未来房地产类、基础设施类、工商企业类集合信托产品收益率还会进一步下滑 , 因此我们只能寄希望金融类集合信托产品能实现10%以上年化收益率 , 避免客户流失 。 ”前述华东地区信托公司业务主管向采访人员坦言 。 更重要的是 , 目前信托公司之所以大力拓展金融类信托业务 , 主要是为非标资产运营创造更大的操作空间 。
【金融类集合信托异军突起 个别机构压价“争夺”阳光私募】按照《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规定 , 信托公司向他人提供贷款或投资于其他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合计金额 , 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合计实收信托的50% 。 这意味着信托公司只有先做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 , 才有机会拓展更多非标资产业务 。
多位信托公司人士向采访人员透露 , 为了快速拓展标准化资产规模 , 近期个别信托公司开出零费率 , 积极寻找私募机构开展阳光私募产品合作 。
债券投资类成“宠儿”“要快速拓展金融类集合信托业务 , 绝非易事 。 ”前述信托公司产品部门主管向采访人员坦言 。 比如信托公司对阳光私募业务的布局可谓两极分化 , 一方面是行业头部公司早已深耕阳光私募业务 , 对私募机构专业投资水准、股市波动趋势、私募机构遴选标准设定、高净值投资者群体培育都积累了丰富经验与大数据分析能力 , 另一方面不少中小型信托公司涉足阳光私募业务时间不长 , 缺乏足够的股市风险评估洞察与业务拓展能力 。
以近期热门的量化投资策略为例 , 行业头部信托公司只需与私募机构快速沟通 , 就能了解其量化投资策略风险收益特点 , 并结合股市发展趋势大概估算出其收益前景 , 迅速落实相关阳光私募产品发行募资工作;众多中小型信托公司则需花费一段时间了解这些量化投资策略 , 导致产品发行审核决策流程偏长 , 往往错失业务机会 。
“近期 , 个别信托公司干脆另辟蹊径实现弯道超车 。 ”前述信托机构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具体而言 , 他们以更低费率 , 吸引已获得行业头部信托公司认可的私募机构合作发行阳光私募产品 , 从而以最快速度扩大自身标准化产品业务规模 。
值得注意的是 , 部分信托公司也意识到自身在阳光私募业务的短板 , 转而加大债券投资类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力度 。
数据显示 , 今年上半年 , 债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发行数量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46.19% , 从去年上半年的197个骤增至今年上半年的879个 。
一位信托公司债券配置部门交易员向采访人员透露 , 为了提升债券投资类集合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 , 他所在的信托公司采取组合投资模式——在一个债券投资类集合信托产品的资产池里 , 既加入AAA级国债或政策性银行金融债作为保障性收益底层资产 , 又添加信用评级A以上 , 收益率相对更高的房地产债券、城投债、ABN资产证券化产品寻求更高回报 , 从而令整个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涨至4.8%-5%左右 。
“这些房地产债券、城投债、ABN资产证券化产品都是以非标资产作为底层资产 , 信托公司相对熟悉其中的投资风险与利差获利方式 , 反而能实现相对稳健的回报以迎合业务转型需要 。 ”前述信托公司交易员指出 。
推荐阅读
- 不会做菜的朋友集合了,今天教大家做这几道菜
- 中国新闻网|商务部:前10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020亿元
- 财联社|尚有40%未兑付?融资方卖债还款 国元信托:月底前还清
- 时尚|潮流时尚与国际同步!虎门四大女装品牌集合秀将亮相富民时装城
- 护肤用品|凯特王妃护肤用品大集合!最便宜的还不到6英镑!
- 配饰|堪称批发市场集合店!衣服配饰玩具电器美妆...双11过了我还能买~
- 【机构风采】资管最佳成长力!中航信托荣获2020金貔貅奖
- 独家|中泰信托又一产品逾期,融资方为遵义城投公司
- 央视财经|10月信托产品量价齐跌 房地产信托发行量大幅下降
- 立冬后喝这些,我很爱的养生米糊食谱集合来喽,一周早餐粥不重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