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唱衰的非洲国,偏偏世界最美(图文)

人人都唱衰的非洲国,偏偏世界最美(图文)
天天怼特朗普的 崔娃 , 顺理成章地从美国火到了中国 。 他一开口就极具模仿天赋 , 什么“俄语像打碟”“印度人为什么不能成为反派” , 逗得台下一连串的哈哈哈哈哈哈 。人人都唱衰的非洲国,偏偏世界最美(图文)
△说俄语的崔娃但很少人知道 , 崔娃是个南非混血儿 。这在今天看来平平无奇的一件事 , 在当年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 , 可是大罪 。 父母要被投进监狱 , 出生的混血儿要放到孤儿院 , 从此生活在混血人种社区 。“咖啡色”的崔娃从不会跟父母一起出门 , 只能一前一后 。 别的孩子出生都是见证父母爱情 , 但崔娃的出生 , 仿佛是在见证南非的一种罪 。于是 , 长大后他又写了那本《天生有罪》 。人人都唱衰的非洲国,偏偏世界最美(图文)
△崔娃的童年照(左一) , 生来比别的小朋友白一点 /《纽约时报》孕育出崔娃的 南非 , 一直是个绮丽又诡谲的国家 , 你很难简单地去给这个国家下个定义 , 它不安分 , 不沉闷 , 也不一帆风顺 。1488年 , 当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 这片土地就伴随了数百年的跌宕起伏:从殖民时期到黑白分明的“二元论” , 再到1994年开启的民主时代;从发现钻石黄金 , 一只脚差点踏入发达国家行列 , 再到伟人曼德拉 。人人都唱衰的非洲国,偏偏世界最美(图文)
△南非 , 一个绮丽诡谲的国家 / unsplash南非从来不平凡 。当你走进南非 , 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这里就是非洲国家 。最不像非洲的非洲国家蓝天 , 白云 , 大口呼吸 。南非给人的第一眼永远是惊艳和反转:这片土地长出一副欧洲模样 , 到处都是欧式风情建筑和维多利亚风格的教堂 , 整齐的街道 , 高耸的大楼 , 从花园大道开去 , 身后就是印度洋 。再把镜头拉近 , 穿梭于此的是各色人种 , 他们可能说着多达11种官方语言的任何一种 , 吵吵嚷嚷 , 热闹非凡 , 只是你永远不知道那人裤兜里揣的是钱包还是短枪 。人人都唱衰的非洲国,偏偏世界最美(图文)
△南非第一眼 / unsplash表面的南非一片和谐 , 差点就成了曼德拉想象中的乐土 , 但现实远比这复杂得多 。故事的开始 , 或许要从 开普敦讲起 。这座位于南半球的小城 , 多数日子都处于阳光明媚中 , 清新而强劲的风从高脊吹过 ,掠过那几座具有开普荷兰式的房子、哥特式的教堂和欧洲古典主义的市政厅 , 这是殖民者们建设的第一座城市 。人人都唱衰的非洲国,偏偏世界最美(图文)
△南非 , 开普敦 / unsplash17世纪 ,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率先抵达于此 , 以廉价的商品诸如烟草、酒、大麻等与当地人交易 , 掠夺当地财宝 。彼时此地还是一片荒原 , 第一批到达的荷兰人 多数是以开垦种植为目的的农牧民 , 后来被称 “ 布尔人”, 在消灭了当地最古老的民族科伊桑人后 , 他们开始以土著人自居 。于是 , 你在南非看到的 荷兰式风格建筑 , 总是 有一种朴实简约的乡村气息 , 传统的 “上下扯窗” , 功能也以 居住为主 。人人都唱衰的非洲国,偏偏世界最美(图文)
△在开普敦 , 有很多这种采用“上下扯窗”的传统开普荷兰式建筑 / unsplash到了19世纪初 ,英国人也加入了这块“肥猪肉”的争夺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 , 就是殖民 。当时的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 , 他们不仅把布尔人赶到更荒凉的地方 , 还在开普敦大刀阔斧搞建设 , 建筑的功能就是 控制、服从 。于是你会看到 线条刚硬、古典主义的开普敦市政厅 , 形如 欧洲宫殿的 比勒陀利亚总统府 , 当时的英国人就坐在此睥睨一切 。人人都唱衰的非洲国,偏偏世界最美(图文)
△南非开普敦的市政厅 / unsplash在几百年后 , 开普敦又被《孤独星球》评价为“世界最美城市”之一 。从开普敦的东北方向深入腹地1000多公里 , 就是南非鼎鼎大名的第一大城市、CBD的心脏地带—— 约翰内斯堡 。约翰内斯堡的 离奇程度堪甩开开普敦几条街 , 如果旅行者的选择是开普敦 , 那么冒险者的选择将是约翰内斯堡 。这片原本是德兰士瓦高原上 最贫瘠的荒野 , 只值两头牛的价格 , 当被驱赶至此的布尔人发现黄金后 , 一跃成为世纪级的 “黄金之城” 。人人都唱衰的非洲国,偏偏世界最美(图文)
△南非 , 约翰内斯堡 / unsplash经历了英布战争的布尔人逐渐获得了南非的控制权 , 不仅更名为 “阿非利卡人(Afrikaner , 品品南非的国名)” , 更把约翰内斯堡搞成高楼林立 , 汽车穿行的现代化城市 。南非在1932年到1972年的40年间 , 更疯狂地向前狂奔 , 平均每7.4年GDP就翻一番 。人人都唱衰的非洲国,偏偏世界最美(图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