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自愿被抓”,为何亲属总觉得罪犯没坏透?

轰动一时的“江西入室杀人案” , 随着“凶手”曾春亮的落网 , 正式进入“解构阶段” 。 毕竟 , 在“3死1伤”的惨烈面前 , 公众太想知道“他为什么杀人” 。 只是 , 比起媒体舆论的愤懑 , 曾春亮的家属可能更加“五味杂陈” 。 因为 , 就在今年5月 , 曾春亮的亲弟弟还在为哥哥的“刑满释放”感到高兴 , 并在“朋友圈”写下:“我三哥回家 , 我高兴” 。可惜的是 , 出狱归来的曾春亮 , 非但没有彻底悔改的决心 , 却在3个月后 , 变成了一个“杀人狂魔” 。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 曾春亮就算以死谢罪 , 都是不够的 。 因为 , 他的恶行给受害者带来的伤害是摧毁性的 , 即便时间会模糊伤痛 , 但是伤疤却永远无法抹去 。 所以 , 回到“江西入室杀人案”中 , “杀人动机”依然是绕不过去的追问 。只是 , 从曾春亮亲弟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口风”来看 , 似乎曾春亮的恶行背后 , 存有一定的“苦衷逻辑” , 并且还认为他是“自愿”被抓获的 。 曾春亮的亲弟接受媒体采访时是这样说的:“在别人眼里 , 他就是个杀人犯 , 觉得他十恶不赦 , 但是以我对他的了解 , 如果没有万分过分的事情 , 他绝对不会走这条路的” 。对于曾春亮亲弟弟的逻辑来讲 , 肯定是“先入为主”的 。 因为 , 他忽略掉基本的常识:无论怎样 , 任何人都不该去伤及无辜 。 另外 , 曾春亮的亲弟弟还提到:“第二天没有抓住的时候 , 我以为他已经自我了断了” 。 在他看来 , 这样不可饶恕的事情 , 是不可能逃过法律制裁的 , 站出来也不能还给人家性命 , 与此同时 , 也不能留住自己的性命 。不得不承认 , 在罪犯家属的眼中 , 可能从来就不会认为“罪犯会坏透” 。 只是 , 对于这种案情认知 , 看起来很真实 , 可事实上“忽略掉”程序惩治的意义 。 因为 , 对于一起杀人案来讲 , 除却以“杀人偿命”逻辑来平衡正义 , 更为重要的是 , 我们需要透过罪犯的灵魂 , 去找寻恶行背后的根本性驱动 。只有如此 , 才能更好地去避免“杀人狂魔”的出现 。 因为 , 在基本的现实追问中 , 人们很难理解:为何入狱两次 , 却又在刚出狱不久 , 再次走上不归路 。 这其中的人性是非 , 可能比判定曾春亮“死刑”更为重要 。 毕竟 , 对于惨案来讲 , 救赎的意义可能更为重要 。要知道 , 对于曾春亮来讲 , 他即便十恶不赦 , 或必须以死谢罪 。 但是 , 透过他的成长经历及人生路途 , 悲剧的底色却无法回避 。 所以 , 在“舆论审判”的环节中 , 除却要毫不留情的“棒打”曾春亮 , 也要掰开他的过往 , 尽可能地看到他的“可悲”之处 。据悉 , 2002年 , 曾春亮因盗窃罪获刑10年 , 于2009年刑满出狱 , 4年后 , 曾春亮再次因盗窃罪获刑8年6个月 , 直到今年5月刑满出狱 。 按照曾春亮的亲弟弟所言 , “哥哥的悲剧”多是原生家庭导致的 , 并且多次强调 , 幼年生活处境不好 。 这看起来 , 好像是为曾春亮脱罪 , 可事实上 , 更多是基于人生悲剧在痛惜 。人们常讲“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 这对于曾春亮而言可能再恰当不过 , 对于他来讲 , 亲属也知道他十恶不赦 , 但是 , 作为亲属更痛心的是:他一步步走向不归路的事实 。 尤其对于亲兄弟来讲 , 肯定有过相互温存的岁月 , 所以 , 才会作出“苦衷逻辑”的判断 。于此 , 我们就要更为理性地去看待“亲属总觉得罪犯没坏透”这种现象的存在 。 在一定程度上 , 曾春亮的亲弟弟认为哥哥之所以一直没有走上“回头路” , 更多的原因在于家庭的悲苦及未读过书的结果 。 说到底 , 就是将更多的“作恶推动”归咎于环境的影响 。只是 , 一个人“变坏”其实是很复杂的过程 。 因为 , 同样的家庭环境 , 曾春亮的弟弟就没有走上“不归路” , 这就说明 , 原生家庭并不决定一切 。 当然 , 在这起惨剧之前 , 曾春亮的“两次入狱”也是不可忽视的 , 按照他弟弟的说法 , 曾春亮出狱后 , 为其买了一部手机 。然而 , 曾春亮出来三个月 , 他弟弟两个多月都没联系上 , 就因他不会弄手机 , 整天都是关机 。 不得不承认 , 监狱除却可以惩治一个人 , 还可以把一个人彻底地抛离社会 。 于此 , 在一定程度上 , 曾春亮再次出狱归来 , 可能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融入社会” 。不过 , 站在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属的立场上 , 一切的罪恶 , 都需要曾春亮去承受 。 但是 , 站在媒体舆论的视角上 , 这却是一场无法回避社会性悲剧 。 虽然我们很清楚“原因的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 , 但是 , 面对环环相扣的人生 , 误入岐途的个体 , 往往也是无力回天 。说实话 , 曾春亮在犯下命案的一瞬间 , 就就已经彻底死了 , 而他的亲属所痛惜的“曾春亮” , 更多的层面是在于“一切可以重来的想象” 。 因为 , 对于亲属来讲 , 多么希望他没有犯下命案 , 多么希望他可以有正常人的人生 。 多么希望他重回少年 。只是 , 世间永不完美 , 悲剧永远继续 。 曾春亮的悲剧可能还会出现 , 甚至 , 对于“杀人恶魔”的生成 , 我们永远无法给出完整的答案 。 于此 , 我们只能在观点中平衡世界 , 在真相中看懂人性 。 因为 , 比起罪犯家属的“痛惜” , 受害者的家属的痛楚才最难将息 。原创文章 , 谢绝转载 , 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