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耶鲁招生歧视案看我们的招生公平

在招生考试上不宜搞结果公平 , 否则很容易陷入一种反向歧视 , 造成更大不公平 。日前 , 美国司法部判定耶鲁大学在招生中存在歧视白人与亚裔的行为 , 即在学术水平一样的情况下 , 黑人入学机会是亚裔与白人的数倍或者数十倍 。 这一结论也为持续两年的官司初步划上了句号 。虽然耶鲁大学一直否认这一歧视分存在 , 并举例说 , 15年来耶鲁大学亚裔学生占比已经从14%增长至22% 。 但仔细分析最近3年亚裔占比的数字 , 显然耶鲁在人为调整 , 最近3年亚裔录取人数分别为299、306、352 , 明显快速攀升 , 尤其是2019年当了被告之后 。从耶鲁招生歧视案看我们的招生公平
这一消息让美国华裔大为振奋 , 显然耶鲁大学近年将不得不加大亚裔招生比例 。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件类似案件 , 但受伤的却是亚裔 。6月 , 加州种族配额平权法案ACA5提案在加州众议院高票通过 , 一旦实施 , 根据这一法案 , 加州大学的几十所大学就需要按族裔人口比例分配入学资格 。 目前加州亚裔人口仅占13% , 华裔大约在5% , 但目前加州系大学里 , 亚裔占比平均都在35%以上 , 其中华裔最为突出 , 大约都在20%以上 。从耶鲁招生歧视案看我们的招生公平
于是这一法案遭到了亚裔尤其是华裔的激烈反对 。 亚裔往往对政治不感兴趣 , 但是涉及孩子上学 ,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其实早在2014年 , 拉丁裔的参议员在加州参议院曾提出了类似法案 , 最后遭到华裔人士激烈狙击 , 最后“胎死腹中” 。但显然 , 在“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新民权运动的背景下 , 亚裔这次无法幸免 。 ACA5法案通过并实施的概率几乎是100%了 。 根据媒体报道 , 在最后投票环节 , 几名华裔议员竟然投了赞成票 , 加州大学领导也公开出面支持这一法案 。 一旦实施 , 理论上亚裔学生比例将逐渐降至13% , 即与族裔占比平衡 , 而华裔也会降至5%-6% 。上世纪60年代 , 黑人运动掀起的平权法案在全美掀起一场族裔平权运动 , 说穿了是照顾少数族裔 , 核心就是照顾黑人(亚裔从来没有被照顾过 , 为什么?) , 加州大学也不例外 , 在招生录取中划定了黑人的录取比例 , 以保障黑人的权益 。但这一法案实施不久 , 有一位白人女生申请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连续2年落榜 , 最后她发现主要原因是需要照顾黑人与拉丁裔等少数族群 , 限定了族裔招生比例 , 无形间抬高了白人的录取要求 。 若按黑人的标准 , 她第一年就该被录取了 。 于是她打了一场官司 , 认为这是反向歧视 。 最后这场官司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赢家 , 但却导致平权方案在加州大学招生上废止 。后来又因为加州大学一些歧视华裔的事件的反推动 , 最终导致1996年209号法案出台 , 进一步明确否定以族裔背景分配入学机会 , 转为强调学术 , 即学习成绩评价 。 也正因为这一法案 , 导致华裔在内的亚裔在加州大学占比迅速增长 , 此后基本没有低于过30% , 个别学校甚至逼近50% 。从耶鲁招生歧视案看我们的招生公平
在此次黑人运动的背景下 , 种族平权 , 或者说保护黑人(包括拉丁裔等其他少数族裔)再次成为席卷西方的政治正确 。 加州入学机会上的平权政策再次反转 , 华裔在内的亚裔将损失惨重 。当我们梳理这几十年加州大学在入学机会上的种族政策 , 以及耶鲁大学歧视案 , 我们会发现 , 公平 , 实际上是看站在哪个角度 , 站在谁的角度去看的 。上世纪60年代后 , 保护黑人、拉丁裔等少数族裔是正确的 , 是追求公平(我一直纳闷的是 , 华裔却从来不属于被保护的) 。 后来 , 取消这种族群特殊照顾 , 剔除反向歧视 , 强调以成绩为主的入学标准 , 也是一种公平观 。 现在 , 再次反转 , 公平变成了按族裔比例分配入学机会 , 成为当下加州教育最重要的公平 。当然 , 这种反转我充分理解 , 目前西方席卷全球的“新文革” , 让一切高大上的政治正确成为唯一选项 , 杰斐逊、华盛顿的雕像都被拉倒 , 砸毁 , 因为他们都是农场主的身份 , 涉嫌奴役黑人 。 甚至远在英国的帝国理工都被迫更换校徽校训 , 因为校徽校训中充满了殖民色彩 。族裔绝对公平背后 , 实际上是身份标签的公平 , 也是阶层的标签 。我们也曾经历过那个阶段 。 文革期间大学曾取消考试 , 搞的就是这种身份标签:工农兵大学生 , 其他人是没有机会的 , 无论你如何优秀 。 最后这一制度被我们所唾弃 , 1977年恢复了高考 , 回到了选才的轨道上:无关身份 , 机会均等 。按族裔占比分配入学机会 , 在某种程度上是典型的结果公平 , 也一度是美国的政治正确 , 是上世纪平权运动的核心内容之一 。 耶鲁大学实际上就是这一精神与理念的实践者 , 为保障黑人等族裔的比例 , 不惜降低黑人的录取标准 , 事实上就抬高了白人与亚裔的标准 。从耶鲁招生歧视案看我们的招生公平
任何一种过度追求结果的均等与公平 , 必然会造成事实上的反向歧视 , 对大多数人是不公平的 , 至少在机会上 。 耶鲁大学被判歧视 , 说起来冤枉 , 但也不冤枉 , 关键是从什么角度看 , 从谁的角度看 。耶鲁与加州表面上相互矛盾的两个案例 , 都提示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事情:公平到底应该怎么看?怎么做才是我们要的公平?显然 , 这种族裔绝对平等 , 也就是结果公平的做法 , 中国老百姓是难以接受的 。 在中国文化下 , 我们追求的公平 , 可能是更应该强调两个:第一 , 机会均等 , 也就是说大家都有机会获得或者参与 。 第二 , 过程公平 , 这个竞争的过程是公平的 , 比如现在强调的优质教育资源均衡 , 就是一种保障过程公平的做法 。 我们恰恰不能接受的 , 就是这种结果公平 , 即必须给与某一类人一定的名额比例 。在国内的高考中 , 与此类似的 , 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倾斜 , 还有一个重要话题:寒门能否出贵子 。近年国家出台了各种措施 , 如包括清华北大等名校拿出2%招生计划 , 专门定向给来自贫困县以下的考生 。 与之相关 , 各省也推出了类似的地方专项计划 , 还有师范生计划中也有类似专项 , 不一而足 。这些专项计划简单说 , 就是对来自落后贫困地区的考生降分录取(县以下中学) , 以保证来自落后地区与贫寒家庭的孩子上好大学的机会 , 甚至是比例 , 希望寒门多出贵子 。专项计划主要针对县级以下学校和落后地区 , 县级以上是不能享受的 。 也就是说 , 即便是同一个地方的生源 , 来自城市和县城是不一样的 , 哪怕是一个四线城市 , 即便你是当地最穷的小市民 , 也没有机会获得这个机会 。 不仅是同一个省 , 甚至是同一个城市 , 因为这一城乡差距 , 就可能导致你在同等分数条件下 , 是不同的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