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耶鲁招生歧视案看我们的招生公平( 二 )

从耶鲁招生歧视案看我们的招生公平
近年 , 各级政府在这一专项政策上 , 已经投放了数十万招生计划 , 但我们还屡屡能看到有舆论呼吁给更多寒门机会 , 希望有更多寒门出贵子 。对此 , 我觉得这一政策的实施上还是需要谨慎 , 不宜继续扩大 , 这种照顾倾斜不宜过度 , 过多 , 否则会走向反面 。首先 , 不能以静态的数据来看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 , 需要客观评估这一现象的真实性 。 很多人拿近年一些高校来自农村家庭学生的数据 , 对照20、30年前 , 甚至40年前的数据 , 试图说明寒门难以出贵子 。 这一判断本身就存在严重的误导 , 至少是不客观的 。恢复高考40多年 , 1.5亿人已经通过高考这一通道从农村 , 从小地方流动入城 , 城镇化也从不足20%达到60%的背景下 , 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比例大幅上升是必然和正常的 , 我们一味静态地对比20年前 , 甚至30年前的数据强调寒门出的贵子少了 , 本身就是错误的 , 没有任何可比性 。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考二代” , 其实都来自小地方 , 从穷乡僻壤考入大学 , 最后离开农村 , 进入城市 。 这种社会阶层流动是巨大的 , 从数量与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 忽视这一巨变 , 做静态数据的对比 , 显然会错得离谱 。我们也可以扪心自问 , 经过这些年的流动、淘汰 , 在社会流动基本不设限的时代 , 留在农村的、偏远地区的还有多少人?是什么人?第二 , 当我们干预一个制度 , 改革一个制度 , 前提是这个制度出现问题了 , 比如高考制度是否在让寒门出贵子的问题上失灵了?没有给贫寒子弟机会?2018年 , 河南理科状元出自一个县城中学 , 河南郸城县第一高中 , 不是郑州的那3所著名中学 。 在当年 , 该校有37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 其实更著名的是衡水中学 。从耶鲁招生歧视案看我们的招生公平
衡水中学近年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几乎占据全国第一 , 这个三线甚至是四线城市中学的崛起 , 至少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 无论高考制度存在多少问题 , 但至少还是给了大家公平的机会的 , 尤其是给落后地区人家的子弟(有人也许会质疑 , 比如衡水中学学生大多来自外地 , 但衡水中学最初崛起时的孩子来自哪里?衡中凭什么吸引了包括省会的这些优秀学生?不展开讨论了) 。每年清华北大都有来自落后地区的孩子 , 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 , 甚至还有残疾学子 。 前两天的新闻 , 一位盲人考生考了630多分 , 让我不由肃然起敬 , 还有一个在工地干活的孩子拿到了清华录取通知书 , 也让大家热泪盈眶 。显然 , 目前高考制度其实没有失灵 , 问题是 , 你是否努力了?你是否是那个“贵子” , 如果不是 , 如果不努力 , 为什么寒门必须出贵子?我们需要确保高考制度给寒门出贵子的机会 , 这是根本 , 但绝不应该在错误评估基础上 , 过度强调寒门出贵子 , 甚至划定固定的比例 , 否则很容易陷入一种反向歧视 , 造成对多数人的不公平 。这是耶鲁大学 , 加州系列政策调整不断反转给我们最大的启示:要保障机会公平 , 而不是结果公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