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边边(连载)
宜昌边边(1) △不久前的四新路一、写在前面多年前和好友的一次外出 , 在距宜昌千里之遥的某地某家餐馆吃饭 , 大家都喝了点酒 , 声音有点大 , 邻桌的一个中年人端着酒杯过来搭讪 , 声称自己也是宜昌人 。 可是听口音不对 。 他急忙说自己是靠在“宜昌边边(宜昌话中‘边边’都带‘儿’)”的 。 凭着口音 , 有人猜他是大桥边的 , 可有人却说肯定是塔里(小溪塔)的 。 争了半天 , 后来才发现人家早走了 , 也才感觉到自己仗着说着一口西陵区所谓标准的宜昌话对人家“宜昌边边”的人有些无礼 , 赶紧端起酒杯去寻 , 哪里找得到 。 前不久的一次不得不去的聚会 , 一个分别五十多年、原来住在学院街杨柳树巷里的小学同学酒足饭饱后告诉笔者 , 他已经搬到“宜昌边边”去了 。 笔者就随口问了一句 , 他回答的小区名字居然没听说过 , 所在的位置也不清楚 。 除了自己本身有些跟不上形势 , 还有些孤陋寡闻 , 人家解释了半天 , 也依然不知道究竟在哪里 。 同学看出了笔者的尴尬 , 就又进行了些地理普及 , 才感觉他所在的小区似乎在未来的宜昌北站那边 。 看来真的是到宜昌边边去了 。 在百年前的歪果仁眼里 , 宜昌人愚昧迷信、懒惰不讲卫生 。 这样的毛病百年后基本上都被时代改造好了 。 可是宜昌人好讲横、好吹牛 , 对那些来自下面县市区的 “宜昌边边”人很鄙视 , 而且不屑一顾:把山里人会说成是“山巴佬” , 平原丘陵的会说成是“土爪爪”;当阳是“额脑阔前出日头”、枝江是“半夜里擦凉席”、宜都是“懒婆娘洗菜” , 极尽数落嘲笑 。 就是不想想宜昌也被人说成是“妓女搬家” , 其中的意思更加不好听 。 在百年前的宜昌人心里 , 宜昌就是被那城墙围住的仅占地1200亩左右、南北向长有3里多、东西向短仅1里多 , 城内有40多条大小长短不等的街巷的老城 , 出了城门 , 过了护城河 , 东门外正街、北门外正街和南门外正街就是“宜昌边边” , 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 , 城墙被拆了 , 城外的新商埠区发展起来了 , 当地人也能审时度势、跟随形势而动 , “宜昌边边”就扩大到上到青龙巷(现在西陵二路一线) , 下到隆中路(现在的长江帝景附近) 。 不过就和蛇从革所说的那样:“地道宜昌人祖辈基本上居住在东门到二道巷子这一片 , 这就是宜昌真正的老城区 。 ”就是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 , 伍家岗成了工业区 , 330(葛洲坝工程的代号)有了十里工区 , 在宜昌人眼里 , 主城区也不过就扩大到九码头(胜利一路)附近 。 现在 , 在宣传口径上 , 西陵、伍家、点军、夷陵、猇亭五个区都属于主城区 , 那些老宜昌人可就是不承认 。 在南正下街进行街访时 , 笔者曾就这个问题问过一个快九十的老爷子 , 他说了一句宜昌歇后语 , 差点没把笔者笑死:“那是信不得的 。 那是月母子打翻叉——豁子扯大哒!”随着环南棚户区的改造 , 原来宜昌主城区的大规模拆迁已快要落幕 , 就有越来越多怀旧的人开始到“宜昌边边”的那些老街小巷里面去 , 用镜头记录那些破败的印象、用薄砖青瓦来留存过去 , 用眼睛追寻自己曾经在这里留下的痕迹 , 用文字寻觅那些历史轨迹 。 就可以打开一段封尘的记忆 , 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 , 由远而近 , 又由近而远 , 实现一次令人心动的穿越 , 去拥抱过去 。 只是现在的“宜昌边边”范围太大 , 这篇拙文仅仅只是试图说明围绕着原来的宜昌老城和原来的人委宿舍周边一带发生的人与事 。 所以 , 各位看官 , 有钱的捧个钱场 , 没钱的捧个人场;会看的看门道 , 不会看的看热闹 。 既然进了这家茶馆 , 就泡杯宁馨茶 , 点支叶子烟 , 来碟椒盐瓜子 , 坐在竹圈椅上 , 慢慢地听笔者开讲“宜昌边边”的百年风华 。
推荐阅读
- 西方文明的历程(长篇连载)
- 武汉经济|湖北“最”具潜力的城市,经济没襄阳宜昌高,机场却建得比武汉多
- 三峡水库建成以来宜昌水文站首超警戒水位
- 潇湘晨报|宜昌:高温下现满江红壮景
- 外墙清洗|宜昌瑞洁特专业清洗外墙玻璃的保洁“蜘蛛人”
- 拓展训练|延边边境管理支队组织拓展训练凝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