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古人不直呼其“名”怎么称呼?“字”、“号”、家乡和官职均可指代

如今,人们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古人字、号以及谥号等内容,若不留心,就会一带而过,其实它们是有一定规范的。
作者 王东志古人|古人不直呼其“名”怎么称呼?“字”、“号”、家乡和官职均可指代
文章图片

李继辉 摄资料图古人一直就有对他人称敬语,对自己称谦语的习惯,不直呼其“名”。那么,该怎么称呼呢?古代,孩子出生三个月时由父亲或尊辈给取“名”,通常有两种人可以直呼其名,一种是父母、长辈;另一种是皇帝。文人对“名”十分看重,不直呼他人之“名”,约定俗成称 “字”,以示尊重。
标题:【古人|古人不直呼其“名”怎么称呼?“字”、“号”、家乡和官职均可指代】“字”是在“名”之后新增的称呼,《礼记·典礼》有“男子二十岁而冠字”,“女子许嫁,笄而字”的记载。就是说,当男子二十岁加冠,女子及笄,表示已成人,将要正式参加社交礼仪活动,由长辈所取和称呼的“名”就不便在公开场合呼来喊去,于是将其“名”后再起个“字”。
古人的“名”和“字”往往被联系在一起,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仲”代表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取“字”时家里排行就排定了。早在《春秋命历序》中就有“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的这种命名方式。
“号”又叫别号、雅号、表号等。“号”与“字”的根本区别是,“号”一般由自己取定,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向、情趣或抒发某种情感,用“号”对他人称呼也是一种尊称。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另外,人出了名,成了名人,为了给家乡增光添彩,姓与籍贯并称,形成了一种特殊称谓。如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人称孟襄阳,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人称汤临川,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末流行于民间的一副讽刺李鸿章和翁同龢的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中宰相是指安徽合肥人李鸿章,联中用合肥代指;下联司农(相当于现在农业农村部长)是指江苏常熟翁同龢,用常熟来代指。这种非“名”也非“字”的称呼,一般不是自取。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习惯对朝廷供职的官员称官职以示尊称。比如,唐代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宋代寇准封莱国公,明代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等。爵位、爵号是我国古代社会官级制度之一。据《吕氏春秋通诠·慎势》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区域内建立邦国,以藩屏周。爵位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后世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给予一个中肯的称号叫“谥号”,是上一级统治者赐予下一级死者的高规格政治待遇,有褒贬之分。褒义的有文、武、成、桓、昭、穆、景、明等;同情兼有不同程度贬义的有冲、殇、愍、哀、悼等;厉、幽、炀均表示贬义。常见的“文”,表示具有极高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谥号算是盖棺定论,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情况较为复杂。西周时期,给地位较高或有一定身份死者加谥号的做法就很普遍了,天子死后叫某王,如周成王、周康王;诸侯死后叫某公,如晋灵公、晋文公;大夫死后叫某子,如赵简子、赵襄子,这也是中国帝王文化的一大特点。谥号的含义后来有所发展,除了朝廷给谥号外,一些有名望的人死后,其亲友也会根据其生前情况赠一个谥号,这叫“私谥”。如陶渊明谥号“靖节”,即为私谥,世称“靖节先生”,称颂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小说家写小说时常用笔名创作,当时小说被人轻视,一些文人顾及到自己的名誉,或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就有了笔名。如《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即是笔名,其真实姓名至今尚未考实。现当代一些大家的笔名已深入人心,如鲁迅、巴金、冰心、老舍等。如今使用笔名倒是有点时髦和神秘的味道,主要是为了好记,因为有些真名比较普通,容易出现重名的现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中不再用字、号了,这种称呼只存在书中或书画作品的落款处。在社交礼仪活动中,一张包含了姓名、电话、职务等信息的名片,是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最简便的一种方式。而在信息时代,甚至只用微信“扫一扫”就可以了。
_原始标题:古代人名怎么称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