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移动电影院CEO高群耀:保卫窗口期,保卫电影放映票房的商业模式

本报采访人员 马秀岚 张靖超 北京报道
8月14日晚 , 在影片《八佰》的首映礼上 , 导演陈思诚在谈及观影感受时直言不讳地指出:“虽然现场有互联网平台的老大在 , 但我还是想说 , 电影就是要在影院看 。 ”
过去一段时间 , 关于流媒体对院线的冲击这一话题在电影界被掀开 。 在上影节期间 , 甚至还专门设置论坛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
在疫情影响下 , 国内电影院经历长达180天关闭 , 原先院线电影依赖的放映渠道被迫阻断 , 终端放映无法进行 , 上游各个环节也无法顺利开展 。 电影行业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
一些变化正在发生 。
年初至今 , 国内国外都有院线电影放弃院线放映转而上线网络平台的例子 。 环球影业的动画片《魔发精灵2》以数字租赁的形式发行;迪士尼《花木兰》放弃在北美地区的院线发行 , 在Disney+上线;《囧妈》紧急撤档后卖给西瓜视频;爱奇艺先后上线《肥龙过江》《征途》等五部电影 。
7月底 , 国外知名连锁院线AMC与环球影业达成全新合作协议 , 将院线窗口期从70~90天缩短至17天 , 这意味着环球影业的电影在院线上映17天后 , 用户就可以通过数字租赁服务观看到影片 。
院线电影转网放映会是未来的一种常态吗?疫情后会如何走向?业内如何看待流媒体放映和院线放映之间的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 , 《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采访人员近日专访了移动电影院CEO高群耀 。 高群耀曾任万达文化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国际事业部首席执行官 , 负责海外战略资产的收购和运营 , 其中包括好莱坞传奇娱乐影业公司、AMC院线等 。 在此之前 , 高群耀曾任微软中国总经理 , 在新闻集团和21世纪福克斯公司担任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投资与战略发展首席执行官 。
电影票房B2C的商业模式激励创作和投资
《中国经营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在北美地区放弃院线放映转成网络放映 , 有分析说这会给好莱坞的院线电影放映模式带来拐点 , 您作为电影行业里的人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影响?
高群耀:电影业发展到现在一百多年 , 有几个关键环节:第一是制片 , 是风险投资的生意;第二是宣发 , 宣传和发行 , 宣发是将一部电影通过广告宣传让大众知道并关注 , 变成话题 , 让大家不看不行 , 产生先花钱买票后观影的冲动 , 创造“无中生有”的需求;第三是通过“零售商”电影院把电影送到众多观众眼前 。 三个环节联合起来叫电影产业 。
行业发展到今天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人愿意创意制作 , 有人愿意风险投资 , 生产优质作品去赌 , 高风险高回报 。 能取得高回报关键的商业模式 , 是电影在电影院上映后直接面向市场观众 , 是B2C的模式 , 观众自愿花钱来买票 。 市场决定票房 , 不能被人为左右 。 电影院线有一个透明可靠的票房监督和报告系统 , 版权方的利益被保证 。
实体影院发展至今 , 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 第一 , 实体电影院和银幕仅仅覆盖主要城镇 , 大多数国人一年没有机会走进一次电影院;第二 , 电影院“千人一幕一影”的放映模式导致其无法满足所有新电影“上院线有票房”的需求 , 一年获得“公映许可证”的电影有1000多部 , 大多数的影片没有机会上银幕;第三 , 电影院“定时定点定片”的放映模式不能满足观众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需求 。
这些因素使得影院在现阶段运营越来越困难 , 上座率一年不如一年 , 全世界都一样 。
电影在院线放映的这段时间叫作“电影放映窗口期” 。 随着视频网站的崛起 , 使得观众消费视频内容有更多选择 。 电影在院线下映后还有线上放映的版权交易 。
上线网络后制片方和平台的交易变成了公司与公司B2B的交易 , 不再是B2C了 , 跟观众没有直接关系 , 片方和平台来决定价格 。
现在视频平台也做内容 , 自制自播 , 制播不再分离 。 少数点播电影上线网络后的数据由平台所有 , 与电影院公开透明的票房系统不同 。 作为大型电影制片商 , 好莱坞五大制片商 , 现在都在做自己的线上渠道 。 与其把自己的电影放在别人的平台上不如自己做平台 , 在自己通道上放自己的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