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北京冬奥场馆智能建造技术将集体亮相服贸会( 二 )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建设用地面积9.3万平方米 , 总建筑面积41.9万平方米 , 是目前北京市在建的最大单体建筑 。 2022年冬奥会期间 ,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将承担IBC(国际广播中心)、MPC(主新闻中心)转播功能 。
钢结构施工引入了无线传输等技术
2019年8月1日 ,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正式开工 , 总工期只有31个月 , 这也是所有冬奥场馆中开工最晚、体量最大、任务最重的项目 。 据建设施工方北京建工集团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总工程师陈硕晖介绍 , 建设中应用了多项智能建造与新技术 。
陈硕晖介绍 ,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总用钢量达12.6万吨的钢结构施工中 , 就引入了无线传输、云平台、云存储等技术 , 自主研发监测数据平台 , 对施工中出现的应力变形等问题实时监测 , 也可进行数据自动传输、存储和分析 , 可实现对1.9万平方米无柱大空间载重4.65万吨带混凝土结构安全卸载 。
屋面滑移监测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在总投影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钢结构屋盖合龙过程中 , 项目团队采用“高空滑移技法施工入位”方式 , 通过数字化的液压顶推系统 , 将每片钢网壳以每小时4米左右的速度 , 按照由远及近、双向并进的原则 , 在52米空中依次安装到位 , 犹如空中拼积木一样“拼出”一个巨大钢屋盖 。
据介绍 , 钢结构屋盖滑移施工 , 可以有效减少高空作业量 , 提升项目建设速度 。 “由于钢结构施工体量超大、结构形式复杂、工期紧、标准高 , 我们也在建设中运用了三维激光扫描、BIM建模等前沿技术 , 节材近5000吨 , 极大地缩短了工期 。 ”
此外 , 陈硕晖表示 , 基于BIM技术的全过程施工模拟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模拟预拼装技术、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屋面滑移监测平台等 , 也都是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钢结构施工的技术亮点 。
国家速滑馆
全冰面制冰系统上线打造“最快的冰”
有“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场馆 , 也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 。 其主场馆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 , 高度33.8米 , 能容纳12000名观众 。
8月15日 , 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目前国家速滑馆正在进行机电管线和屋面安装冲刺 , 31条镜面吸声膜张拉将覆盖住国家速滑馆的索网屋面 , 与馆内晶莹剔透的全冰面相呼应 。
整个400米冰道冰面温度误差不超过1℃
“冰丝带”的设计亮点多、建设难度也大 。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 , 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冰面 , 3360块玻璃拼接出的天坛形曲面幕墙 。
北京城建集团国家速滑馆工程现场项目部经理张怡介绍说 , “冰丝带”采用全冰面设计 , 奥运赛时速度滑冰赛道设置为标准400米长赛道 , “相当于将整个鸟巢地面搬进了速滑馆” 。 弯道的内道边缘半径为26米 , 直道长度为110.43米 , 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 , 近似田径场大小 , 是亚洲冰面最大的速滑馆 。
为打造国家速滑馆“最快的冰”(即冰面-11℃到-6℃;冰面1.5米高度13℃-15℃) , 北京城建集团研发了多功能全冰面制冰系统、室内环境控制和综合节能等关键技术 , 能精确控制冰面温度、厚度和稳定性等 , 整个400米冰道冰面温度误差不超过1℃ 。
首创复杂张力结构综合形态分析方法
此外 , 国家速滑馆拥有世界最大跨度正交双向单层马鞍形索网屋顶 。 建设团队研发首创了复杂张力结构综合形态分析方法 , 获得了受力最佳、经济最优、形态最美的双曲面结构造型 。 “这种索网结构也更符合绿色办奥的要求 , 用钢量约为传统屋顶的四分之一 , 工厂定制 , 现场装配 , 施工简便 。 ”
在建造过程中 , 信息化技术与装配式建造相结合 , 通过计算机系统模拟建造过程用大数据指导实践 , 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建奥运场馆 。 据悉 , 这些应用在现代化体育场馆的智能技术 , 也将与其他工程建设综合技术一同亮相2020年服贸会 。
推荐阅读
- 陈勇军|悲恸!成都跳河救人的哥已遭遇不幸……
- 小罗|光天化日“蒙面大盗”把“加菲猫”给偷了
- 中国最早的中外合资汽车企业是?
- 周某|一模一样的行李被拿错了,茫茫人海中,能物归原主吗?
- 青年|腾讯前员工哀叹:创业挣了钱,上百号人来借钱,这就是人情社会
- 社会|“硬核”清华科技“盛宴”席卷蓉城 “菁蓉汇·校企双进”清华大学专场举行
- 被领导长期骚扰“圈禁”3个月 中行回应了
- 老北京“吃,得应时当令”
- 社会|四川“岷江杯”节约用水知识电视大赛在蓉举办 倡议节水、保护水资源
- 空包|曝光!巨大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