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红楼教育学如何让一个不爱读书的少年爱读书


青年|红楼教育学如何让一个不爱读书的少年爱读书
本文插图
【青年|红楼教育学如何让一个不爱读书的少年爱读书】

“鸡毛鸭”是鸡还是鸭?是“鸭” 。 同样的 , “红楼教育学”是红学还是教育学?我认为是“教育学” 。
我从事一线教学三十多年 , 其间当班主任二十年 , 亲见众多不敢苟同的教育案例 , 比如有人客气夸你的小孩 , 我们总是会一挥手 , 当着孩子的面谦虚地说:“哪里 , 吵死了!”又如语文高考后 , 在学校的连廊上 , 一个考生阴着脸走向寝室 , 后面跟着的妈妈 , 拿着一个购物袋 , 一边噔噔噔地走 , 一边责备他:“叫你不要紧张不要紧张 , 你紧张什么?”又如有一天 , 有两个学生不去寝室午睡 , 我在走廊上批评的时候 , 有个搞卫生的阿姨走过来替我帮腔 , 说:“叫你们到学校里来干什么的?是来读书的啊!”又如因为孩子不懂事 , 家长向人倾诉 , 说自己肯定是整个学校做得最辛苦的家长了……每当这时 , 我多想把他们的手拉过来 , 对他们说:“不是这样的 , 教育不是这样的!”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 因为我不敢 , 这样太唐突了 , 人家会把我当神经病的 。 作为一个老教师 , 我有丰富的教学案例 , 但每个案例都不能充分地论证观点 , 不是这个案例不典型 , 而是我不能说出这个案例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 , 我最多只能说“我曾经有一个学生……” , 而这是没有说服力的 , 但这很可能已经让当事人不高兴了 。 我们还可以举自传性的教育成功的案例 , 比如有人把两个孩子都“打”进了北大 , 有人把孩子“送”进了哈佛 , 但这只能说明他的孩子在“考大学”这件事上是成功的 , 但是上了大学以后呢?有后遗症吗?孩子成功吗?幸福吗?所以 , 拿自己的孩子来证明 , 也是不恰当的 , 容易招致别人的“厾心话” 。
最好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孩子 , 对这个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 , 这种失败又是典型的、综合性的;这是别人家的孩子 , 我们可以随便谈论 , 无论说得对错 , 他们家的人都不会生气 。 通过剖析这样一个教育失败的案例 , 可以普遍提升社会对教育的认知水平 。 可是 , 到哪儿去找这样一个案例呢?我发现 , 《红楼梦》里有 , 贾宝玉是我们共同的邻居家的孩子 。

对《红楼梦》 , “经学家看见《易》 , 道学家看见淫 , 才子看见缠绵 , 革命家看见排满 ,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是的 , 作为一个老师 , 我看见的是教育 。 这不是我的首创 。 脂砚斋说“此书系自愧而成” 。 自愧什么?作者自云“已往所赖天恩祖德 , 锦衣纨袴之时 , 饫甘餍肥之日 , 背父兄教育之恩 , 负师友规训之德 , 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 。 ”“背父兄教育之恩 , 负师友规训之德” , 实为父兄教育之错 , 师友规训之误 。 清代张新之也说:“《石头记》一百二十回 , 一言以蔽之 , 左氏曰:‘讥失教也 。 ’”冷子兴旁观贾府:“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 , 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 这还是小事 。 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 , 翰墨诗书之族 , 如今的儿孙 , 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说明虽然经济是基础 , 但贾府最大的问题是教育 。 当代学者也多有涉及 。 宁业高和宁耘在《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春之卷《&lt红楼梦&gt教育思想揆探——兼析曹雪芹创作构想与主题倾向》中说:《红楼梦》的“主旨是揭示教育问题” , “作者借此撞击警钟” 。 所以《红楼梦》是讲述一个教育失败的案例的 。

我试图以《红楼梦》中的教育现象 , 来简明地阐释系列教育问题 。 贾宝玉“未入学堂之先 , 三四岁时 , 已得贾妃手引口传 , 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 。 俞平伯《红楼梦辨》:“试想以如此之天才 , 后来竟弄到潦倒半生 , 一无成就 , 责任应该谁去负呢?”为什么“播下的是龙种 , 收获的却是跳蚤”?循着这条思路探究下去 , 一定会发现众多给人以警示的教育教训 , 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我认为这是可行的 , 因为《红楼梦》是写实的 , 曹雪芹“敢于如实描写” , “叙述皆存真 , 闻见悉所亲历” , “并无讳饰” , 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真实的教育案例来剖析 。 当然 , 《红楼梦》是小说 , “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 但小说的虚构性 , 更增强了《红楼梦》艺术的真实性 , 使这个教育案例更具典型性 。 章毓光在《〈红楼梦〉中三个家庭教育问题探析》中说:“任何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此类实例 , 都难有代表性” 。 前八十回 , 贾府“运数合终” , 无人“规引”宝玉“入正” , 到了第八十一回 , 贾府以前的教育错误似乎一下子得到了全面纠正 , 突然“最教子有方”了 。 这彻底打乱了我对贾府错误教育原有的深刻印象 。

因为我发现《红楼梦》其实是一部形象的教育全书 , 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 , “红楼教育学”和传统教育学一样 , 都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 只是“红楼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一部小说中反映的教育现象 , 而传统教育学是研究整个人类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 。 另外 , 传统教育学研究的整个人类的教育活动是变化的、发展的、直观的 , 而“红楼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 , 不是直观的、完整的、系统的 , 有的教育活动甚至本身就是探究的成果 。 还有 , “红楼教育学”主要探究贾府教育失败的教训 , 并希望读者能够吸取这些教训 。
我先天不足 , 后天失调 。 我们最如饥似渴的少年时期 , 正是物质和精神双贫乏的时期 。 说来你可能不信 , 虽然我是中文系毕业的 , 但真正研读《红楼梦》 , 其实是在参加工作以后 。 工作以后 , 当了老师 , 自觉连《红楼梦》都没好好读过 , 觉得很不像话 , 更何况是语文老师 。 另外 , 大学毕业以后 , 一心投入高中教学 , 也没有很好地咀嚼消化以前学的教育学课程 。 所以虽然从起意到作结 , 前后不止二十五年 。
好在自己从未放弃 。 “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 , 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 , 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 。 ”虽然断断续续 , 续续又断断 , 居然还是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回望人生 , 我们哪一件事不是仓促上阵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