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通透彻底的死亡观:读鲁迅遗嘱
【杂谈】 通透彻底的死亡观:读鲁迅遗嘱
鲁迅的文章简洁明了 , 即使是遗嘱 , 也同样简洁明了 。所谓的简洁明了 , 并非是简单浅显 。 之于鲁迅 , 是指其几经历练的文风和思想 , 即如老子“道”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一样 , 既明白无误又深邃无穷 。鲁迅的遗嘱 , 短短七条 , 句句实在 , 几乎“浓缩成了一块铁”(鲁迅语) 。 其没有长篇大论 , 没有哲理阐述 , 没有整大词儿 , 没有用“死“来煽情 , 也没有念“要“字经 , 更没有如“死相“般的道德训诫和伪饰 。杜甫诗云 , “庚信文章老更成 , 凌云健笔意纵横” 。 这种彻悟后的旷达 , 偕与鲁迅遗嘱 , 心同此情 , 情同此理: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 , 但老朋友的 , 不在此例 。 二、赶快收敛、埋葬 , 拉到 。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 四、忘记我 , 管自己生活——倘不 , 那就是糊涂虫 。 五、孩子长大 , 倘无才能 , 可寻点小事情过活 , 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务 , 不可当真 。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 , 却反对报复 , 主张宽容的人 , 万勿和他接近 。遗嘱虽然只有简短的七句话 , 但是句句深入浅出 , 将自己对人生世相的深刻感悟 , 用最普通直白的语言表述得既清晰又透彻 , 具体的安排也非常实在 , 没有半句虚饰之辞 。这份遗嘱 , 并非床前的耳提面命 , 也并非是要束之高阁成为传世的秘藉 , 其仅是见证于一篇《死》的文章之中 。鲁迅自己给遗嘱的成因作了点注释:“大约实在是日子太久 , 病象太险了的缘故罢 , 几个朋友暗自协商定局 , 请了美国的D医师来诊察了 。 他是在上海的唯一的欧洲的肺病专家 , 经过打诊 , 听诊之后 , 虽然誉我为最能抵抗疾病的典型的中国人 , 然而也宣告了我的就要灭亡;并且说 , 倘是欧洲人 , 则在五年前已经死掉 。 这判决使善感的朋友们下泪 。 我也没有请他开方 , 因为我想 , 他的医学从欧洲学来 , 一定没有学过给死了五年的病人开方的法子 。 然而D医师的诊断却实在是极准确的 , 后来我照了一张用X光透视的胸像 , 所见的景象 , 竟大抵和他的诊断相同 。“我并不怎么介意于他的宣告 , 但也受了些影响 , 日夜躺着 , 无力谈话 , 无力看书 。 连报纸也拿不动 , 又未曾炼到“心如古井” , 就只好想 , 而从此竟有时要想到“死”了 。 不过所想的也并非“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 或者怎样久住在楠木棺材里之类 , 而是临终之前的琐事 。 在这时候 , 我才确信 , 我是到底相信人死无鬼的 。 我只想到过写遗嘱 , 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 , 富有千万 , 儿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 , 现在却谁也不提起 。 但是 , 我也留下一张罢 。 当时好像很想了一些 , 都是写给亲属的……”鲁迅这点注释 , 又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 , 他绝非是为写遗嘱而写遗嘱 , 那样太刻意 , 太不符合鲁迅的秉性 , 而且鲁迅也绝无丝毫的资产来留与亲人 。 因此 , 其所谓的遗嘱 , 也仅是出现在这样一篇文章里 , 是一种随意性的书写 ,是因为谈到了“死亡“ , 才自然关联到遗嘱 。 唯其如此 , 鲁迅的“死亡观”里 , 才由随意而透视出幽默自然 , 通透彻底 , 无论如何都无丝毫凄凄戚戚之意 ,从这一角度来理解遗嘱 , 就自然去掉了“神”的成份而保留了“人”的本性 , 也即那种曾经沧海难为水 , 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最原初的意蕴 。应该说面对死亡 , 任何人都会有所思考 , 都会从自身的感受和理解来谈及死亡 。 鲁迅自然不能例外 , 遗嘱就是其死亡观的最真实的反映 。不过反复观照 , 遗嘱也仅是《死》的这篇文章中的一部分 , 并非主体 , 因而除了遗嘱还有其它相关死亡的叙写 。 而这些叙写 , 又与鲁迅一生所持有的对人生的思考切切相关 。 如果鲁迅仅是咀嚼于自身的琐事而喋喋不休 , 以及对自身的死亡刻骨铭心 , 那么鲁迅就不可能是鲁迅了 。我们所能感受到的 , 哪怕一点一滴 , 都有一种前瞻性的大局观 。郁达夫说:“当我们见到局部时 , 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 , 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 。 ”藉此 , 在鲁迅那里 , 对死亡的思考和对人的思考是同一性的 , 都能让人从“局部”看到“全面” , 及至“古今与未来” 。事实上 , 鲁迅也曾严肃甚或痛苦地思索过生与死的问题 。 《死》就是例证 。 其假托梦境 , 以离奇的形式表现了鲁迅对现实生存状况的思考 , 揭露出了旧时代裹挟专制残余的种种罪恶和弊害 。在写作《死》的前三个月 , 鲁迅在《灯下漫笔》一文中即说过:“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 , 至多不过是奴隶 , 到现在还如此 。 ”在《灯下漫笔》和《死》两篇文章里 , 鲁迅都以较大的篇幅揭示出旧时代中国人生存的艰难和死亡的痛苦 。 中国人不但没有任意生存的权利 , 也没有任意死掉的权利 。 就算死后 , 也不过是路人饭后的谈资 , 是马蚁青蝇的美食, 是书商赚钱的顾客 , 即使埋进棺材也挣不脱被人摆弄的命运 。 等等 。这一兼及大众生存困境的思考所形成对自身经历的体验 , 也不无例外地贯穿在了遗嘱之中 。01、第一条:“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 人的一文钱 , ——但老朋友的 , 不在此例 。 ”与第三条:“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 ”均是在表明同一个意思 , 即看透世相后的体悟 , 又由体悟兼及对各种朋友的认知 。 大的环境对人心投影远非三言两语所能述清 , 此情此景下的“纪念”等活动 , 也就只能是一种“形式” , 而鲁迅一生都反对“形式” 。 他在之前《且介亭杂文》的附言中 , 就曾深切地说过“我们生存在这样的地方 , 我们生存在这样的时代” , 即是说 , 在“这样的地方”和“这样的时代”的背景下来搞“此类纪念活动”和相关事贴情 , 在鲁迅眼里没有任何意义 。02、遗嘱第二条:“赶快收敛 , 埋掉 , 拉倒 。 ”很显然 , 这是随意中凸显出来的通透与彻底 。 黑格尔说过 , 人的一生或者说死忘亡 , 究其本源就是向泥土的回归 。 而鲁迅则更进一步 , 认为这种回归连西方人那种仪式感都属多余 , 一切如《死》中所云“随随便便 ”即可 。 可以说 , 这是最为正常、最为自然的态度 , 正应了陶潜的诗“死去何所道 , 托体同山阿” 。 没有看透后的旷达 , 就难有这样超然的心态 。 真可谓视死如归 , 视生也如归 。03、遗嘱第四条:“忘记我 , 管自己生活 。 ——倘不 , 那就真是糊涂虫 。 ”无疑 , 这是针对许广平而言的 。 鲁迅这种思想 , 恰是对封建专制意识的大逆悖 。 早在1918年 , 鲁迅就在《我之节烈观》中 , 强烈反对要求女性“守志殉死”的所谓节烈观 , 提倡无论男女 , 都应享受“正当的幸福” 。 透视进去 , 应该说鲁迅一生都秉持这种观念 , 就算临终遗嘱的几句话语 , 也对妻子或女性充满了一种理性而深沉的情感 。04、遗嘱第五条:“孩子长大 , 倘无才能 , 可寻点小事情过活 , 万不可去作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 曾有人说 , 这是鲁迅在否定一生所从事的事业 。 其实不然 , 恰是鲁迅一生尊重文学甚或美 术事业 , 才由衷感到文学艺术绝不是轻言的儿戏 , 绝不是人人都可为之的 。 也正是这种透彻的清醒 , 才对自己的儿子发出“万不可”的告诫 。 就如我们见过太多无知无畏的网络杂碎一样 , 鲁迅一生更是见识过不少毫无真才实学却又大言炎炎 , 诳语欺世的“空头”人物 , 对其认知 , 自然入木三分 。05、遗嘱第六条:“别人应许你的事物 , 不可当真 。 ”这虽然是针对妻儿的 , 恐怕也包括那些善良而轻信的人们 。 其表面好像很世故 , 实则内在是无比的清醒 , 自然也是看透了人间的伪诈 , 深味了人间的欺骗之后的几近无奈的慨叹 。 我们知道 , 鲁迅在写于1927年9月24日的《小杂感》中 , 就曾说过“刘邦除苛暴 , ‘与父老约法三章尔’” , 但是 , “而后来仍有族诛 , 仍禁挟书 , 还是秦法” , 即终不过是“约法三章者 , 话一句耳” 。 这种言行不一之风 , 从古至今“遍被华林”(鲁迅语) , 是鲁迅一生吃亏太多而总结出来的教训 。 真可谓 , 约你的是天堂 , 出现的却是地狱 。06、遗嘱第七条:“损着别人的牙眼 , 却批对报复 , 主张宽容的人 , 万勿和他接近 。 ”这段话 , 很容易被人误解和歪曲 , 甚至还被一些别有用心者诬为宣扬“以牙还牙”、“睚眦必报”的“仇恨”等等 。 如果不避尊者讳 , 这最后一条遗嘱比起前六条遗嘱来可能多了一点情绪化的表达 , 多了一点不那么直白的逻辑指向 。 但是 , 一经细究 , 却又是鲁迅一惯性文风的真实写照 , 是看人议事最为透彻的深邃表述 。 鲁迅的一生 , 一直被政治掮客、洋场恶少、“正人君子”、封建遗老遗少、及至文痞、骗子、流氓所攻讦和诬陷 。 原因固然种种 , 但最为根本的原因 , 则是他看到了民族劣根性病灶 , 看到了这一毒瘤通过种种形式浸入腠理深入骨髓 , 直至造成对民众的精神危害 , 于此自然对其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 通读鲁迅文学莫不如是 。 此外 , 加之文笔的泼剌与思想的尖锐 , 就免不了会触及到上面那群人的灵魂以及撕下各种假面 。 而他们对鲁迅的反扑和围剿 , 各种伎俩也无所不用其极 。 所以 , 这类人所体现出来的对鲁迅的仇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仇恨 。 应该承认 , 鲁迅是复杂的 , 也因复杂而立体 , 他是人不是神 , 他也有他的爱与恨 。 也唯其这种爱与恨 , 才更加执着于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 也更加执着于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同情 。 这一切 , 正如学者李欧梵在《铁屋中的呐喊》中所说的寻样:“爱、死、牺牲、希望、失望、时间、历史、人的状况、生命的意义等主题 , 成了他(鲁迅)的杂文中的‘内在的声音’ , 其不仅揭示了他作为创作者的内省的方面 , 也揭示了他思想理性方面‘多方位’的复杂性 。 ”于此时一步审视 , 也如鲁迅自己所说 , “创作总是植根于爱” 。 也正是这种爱与恨的交织 , 鲁迅才明确无误地指出“他得像热烈主张着所是一样 , 热烈地攻击着所非;像热烈地拥抱着所爱一样 , 更热烈地热烈地拥抱着所憎”(《鲁迅全集》第三卷356页) 。 因此 , 冠以鲁迅“以牙还牙”的所谓“分恨”的恶谥 , 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 鲁迅在这一问题上所展示出来的看人议事之深邃和通透 , 很难有出其右者 。以上七条遗嘱 , 也如一面人生的三梭镜 , 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了世相的吊诡和变异 。 鲁迅的意义是多重性的 , 非三言两语就能定位 , 其死亡观 , 也仅是一个侧面缩影 。而这缩影 , 也可联想到鲁迅一生的创作目的: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 ”呐喊 , 他们正为“哪怕搬一下橙子都很因难的环境中奋战 , 要给予他们哪怕是“微弱的慰藉” 。 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年” , 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 , 不悲观 , 不绝望的诱导“ , 而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凉感有所扼制 。 三是为他的敌人 。 他说过 , “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 , 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一个黑色魔鬼那样 , 站在他们面前 , 使他们感到不圆满”。 等等 。无论怎么样 , 鲁迅的遗嘱 , 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 人们或许记不住鲁迅文学中众多具体的言辞和表述 , 但能记住这七条遗嘱恐怕是一定的 。 虽然现在大多数的民众 , 或许很难理解鲁迅处在那种环境的下所形成的思想根源 , 也无须去深究为些根源 , 但七条遗嘱所形成的无形佐证或注释 , 则不仅会使大家牢牢记住, 更会让大家得到自己对死亡观的直接理解和把持 。
推荐阅读
- 电视剧杂谈|30年房租和30年房贷,到底怎么选?30年房租并不一定划算
- 电视剧杂谈|湖北成人高考9月1日开始报名 快看看报考前提有哪些
- 车域杂谈|毛贼去豪宅偷东西,被发现后主人不但没报警,还送他两万块感谢费
- 特朗普要彻底切断中美关系?不一定是坏事
- 电视剧杂谈|幼儿园不让教小学知识,为什么一年级招生还要考试?原因是?
- 2020年中国经济杂谈及其他
- 电视剧杂谈|家庭作业时间超标!看国家最新监测结果!
- 潇洒扭一扭|老人偷鸡蛋被拦猝死,家属索赔若胜诉将彻底改变碰瓷、小偷和乞丐
- 部队彻底脱离接触无望!印媒称中印边境僵持
- 电视剧杂谈|老祖宗用两句话,讲清什么是“才”,什么是“识”,让人醍醐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