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多数朝代都修过长城,真是为了拦截敌军?它的一些作用很多人不知


众所周知 , 长城是令每个中国人都自豪的世界奇迹 , 历史上的长城在抵御外虏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
每当提到这座建筑 , 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军事要塞 。 不论长城有多么宏伟美观 , 它的军事作用始终不变 , 就是防止敌人越过国境 。 不过 , 若仔细看来我们不难发现长城太长 , 某些“重点路段”的城墙的确高大坚固 , 但是 , 亦有一些区域的长城低矮薄弱 。
清朝|多数朝代都修过长城,真是为了拦截敌军?它的一些作用很多人不知
本文插图

倘若 , 入侵者找到这些“突破口” , 进入中原岂不是轻而易举?
实际上 , 不只是我们会对长城的“突破口”有这样的思考 , 就连古人也会有这样的顾虑 , 这个人就是乾隆皇帝 。 乾隆皇帝对长城抱有极大的偏见 , 甚至 , 有些瞧不起的意味 。 乾隆登基之后 , 长城因年久失修已十分破败 , 北方的地方官三番两次向朝廷上奏 , 希望朝廷能拨款修缮一下 。
乾隆拒绝了这项提案 , 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长城从大秦一直修到了明朝 , 千百年来长城却从未有效地解决边境问题 。 明朝多次翻修长城 , 朕的大清还不是一路杀入中原统一江山?”随后 , 乾隆提出了那句著名的理论“国之险在民不在地” , 修长城反而会让国家民心尽失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这长城还真是修不得 。

清朝|多数朝代都修过长城,真是为了拦截敌军?它的一些作用很多人不知
本文插图

诚然 , 乾隆说的很有道理 , 长城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 不过 , 自先秦以来统治者们都热衷于修缮长城 , 难道他们比乾隆的智商低吗?他们没有预见到的未来 , 乾隆全都预见了?
显然不是!
我们且来说一下 , 古人修建长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大家都以为长城只是为了方便驻军 , 杜绝边患 , 实则不然 。 话说 , 秦朝时期 , 嬴政派遣蒙恬追击匈奴 , 一举击败了这群来自北方的入侵者 , 夺回了属于中原的河套地区 。 然而 , 在将匈奴人赶出国境后 , 蒙恬并未乘胜追击 , 反倒留守在原地按照嬴政的安排修建起长城 。
早在东周时期 , 北方诸国为了防御草原民族的入侵 , 每个国家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长城 。 蒙恬的任务就是 , 将这些故国的长城全部连接到一起 , 形成一道统一的防线 。
清朝|多数朝代都修过长城,真是为了拦截敌军?它的一些作用很多人不知
本文插图

我们先来看看 , 蒙恬为何不一劳永逸 , 继续北上歼灭匈奴呢?
首先 , 是以秦军的机动力根本追不上 , 秦军虽然战斗力强横 , 但大多都是步兵 。 想让秦军用两条腿跑过四条腿的匈奴人 , 简直是天方夜谭 。

其次 , 是匈奴人的战术灵活 , 自古以来草原民族最擅长的就是打游击 , 打的赢的仗匈奴会打 , 打不赢的仗匈奴人会跑 , 根本不会给秦军缠斗的机会 。 正所谓“利则进 , 不利则退 , 不羞遁走 。 苟利所在 , 不知礼义” , 这段话虽然有骂匈奴人的嫌疑 , 但是 , 事实就是这样 。
匈奴人打起仗来根本不顾什么礼义廉耻 , 只要能占便宜 , 匈奴人必会无所不用其极 。
最后 , 是北上的成本太高 , 统一之初的秦朝无力承担 。 击败匈奴很简单 , 凭借秦军强盛的作战能力就能做到 , 但要歼灭匈奴就很难了 。 汉武帝在位期间曾打算一劳永逸铲除匈奴 , 结果呢?耗费了三代皇帝的继续 , 以及全国的可用资源 , 也没能将匈奴从世界地图上抹去 , 匈奴人跑到欧洲东山再起 , 死灰复燃 。
综上所述 , 秦朝根本不能也没必要继续追击匈奴 。
不过 , 防御手段还是要做的 , 最直观最有效且最经济的就是连接长城 。 嬴政十分高瞻远瞩 , 修建长城所耗费的资源远小于追击匈奴的军费 , 而且 , 还能永绝后患(至少嬴政是这样认为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