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观察|GaN路线之争再起波澜


半导体行业观察|GaN路线之争再起波澜
文章图片
来源:内容由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原创 , 作者:张健 , 谢谢 。
凭借高功率、高频工作环境下的优良性能 , 氮化镓(GaN)正在快速崛起 , 无论是在功率 , 还是射频应用领域 , GaN都代表着高功率和高性能应用场景的未来 , 将在很大程度上替代砷化镓(GaAs)和LDMOS 。
而在GaN外延片方面 , 主要有两种衬底技术 , 分别是GaN-on-Si(硅基氮化镓)和GaN-on-SiC(碳化硅基氮化镓) 。 当然 , 除了以上这两种主流技术外 , 还有GaN-on-sapphire , 以及GaN-on-GaN技术 。
虽然GaN-on-SiC性能相对较佳 , 但价格明显高于GaN-on-Si 。 另外 , GaN-on-Si生长速度较快 , 也较容易扩展到8英寸晶圆 。 虽然GaN-on-Si性能略逊于GaN-on-SiC , 但目前工艺水平制造的器件已能达到LDMOS原始功率密度的5-8倍 , 在高于2GHz的频率工作时 , 成本与同等性能的LDMOS出入不大 。 另外 , 硅基技术也将对CMOS工艺兼容 , 使GaN器件与CMOS工艺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 这些使得GaN-on-Si成为市场主流 , 而且主要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 , 未来有望大量导入5G基站的功率放大器(PA) 。
GaN-on-SiC则结合了SiC优异的导热性和GaN的高功率密度和低损耗的能力 , 与Si相比 , SiC是一种非常“耗散”的衬底 , 此基板上的器件可以在高电压和高漏极电流下运行 , 结温将随射频功率而缓慢升高 , 因此射频性能更好 , 是射频应用的合适材料 。 在相同的耗散条件下 , SiC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更好 。 但是 , 受限于SiC衬底 , 目前仍然限制在4英寸与6英寸晶圆 , 8英寸的还没有推广 。
另外 , SiC具有高电阻特性:这非常有利于毫米波传输 , 这在设计带有大型匹配电路的高频MMIC时需要 。
半导体行业观察|GaN路线之争再起波澜
文章图片
图1:GaN-on-SiC和GaN-on-Si应用的发展趋势(来源:YOLE)
在射频应用方面 , Cree(Wolfspeed)拥有最强的实力 , 在射频应用的GaNHEMT专利竞争中 , 尤其在GaN-on-SiC技术方面 , 该公司处于领先地位 , 远远领先于其主要竞争对手住友电工和富士通 。 英特尔和MACOM是目前最活跃的射频GaN专利申请者 , 主要聚焦在GaN-on-Si技术领域 。 GaN射频HEMT相关专利领域的新进入者主要是中国厂商 , 如HiWafer(海威华芯)、三安集成和华进创威 。
GaN-on-SiC外延片又有突破
与GaN-on-Si相比 , GaN-on-SiC最大的劣势就是成本 , 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 , 或使双方的成本接近 , 则GaN-on-SiC的性能优势就会凸显出来 。
欧洲在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研究方面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 时常会有突破性的技术出现 。 最近 , 瑞典的一家公司凭借其GaN-on-SiC技术交付了6英寸晶圆 。 该公司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表示:“在目前的市场上 , 由于硅衬底价格便宜 , 且可以实现垂直集成 , 因此99%的GaN器件是GaN-on-Si 。 但是 , GaN-on-Si的质量仍然存在很多缺陷 , 最大的问题是可靠性 , 这方面 , GaN-on-SiC做得更好 。 我们使用了不同的生长方案来开发这项技术 。 GaN-on-Si必须生长5μm的厚度才能获得良好的质量 , 但是其硅衬底有缺陷 , 而SiC层为2μm , 现在 , 我们将其厚度降低到了200至250nm , 这样可以提高质量 , 减少缺陷 。 ”
据悉 , 该公司是与Link?ping大学和法国研究小组IEMN合作研究该外延技术的 , 这也是EUHorizon2020项目的一部分 , 使用了具有有序空位的1nm原子中间层来适应第一外延层和衬底之间界面处的晶格失配 。 这使半绝缘SiC衬底上的300nmGaN层具有约2MV/cm的横向临界击穿场和超过3kV的垂直击穿电压 。 该临界击穿场几乎比传统的厚缓冲法生长的硅上GaN外延晶片的击穿场高三倍 。 这一突破可以显著降低大功率器件的功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