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科技在这里|科学家在行动,北极海冰日渐衰减( 二 )


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 , 北极地区的增暖幅度可达全球平均值的两倍以上 , 被称作“北极放大”现象 , 这会加剧全球变暖和北极海冰的消融 。 “北极海冰面积比上世纪70年代已经减小了40% , 而总冰量则大幅度减少70% 。 ”魏科说 。
2019年9月25日 ,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摩纳哥召开的第51次会议发布了《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 , 评估了最新的关于海洋和冰冻圈的变化、影响和适应对策 , 体现了目前科学界对于海洋和冰雪圈的最新认识 。
报告指出 , 全球海洋和冰冻圈变化加速 , 在有卫星观测的1979至2018年期间 , 北极9月份海冰范围以每十年约12.8%的速度快速减少 , 目前阶段的海冰范围是至少1000年里的最小数值 。 北极海冰也在持续变薄 , 1979至2018年期间 , 5年以上厚冰的面积减少了约90% 。
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指标和放大器” , 全球冰冻圈的健康和稳定是气候系统稳定的基石 , 其快速消融必然会深远地影响高寒地区的生态系统、海岸线稳定与人居环境 , 与此同时 , 也将进一步调制全球气候系统 , 影响极端事件的强度和频次 。
“北极海冰范围和面积异常变化将深刻影响着航海安全和北极周边生态系统 , 对中低纬大气环流演变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都有重要影响 。 ”任宏利指出 。
另外 , 北极熊、海象和鲸鱼依靠海冰的存在来维持它们的狩猎、繁殖和迁徙习惯 , 这样大幅度的海冰减少 , 将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
拯救北极海冰 , 科学家在行动
如何应对日渐衰减的北极海冰?
“现在北极海冰的预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 我们需要能准确预测北极海冰的手段与技术 。 然而 , 海冰的预测还是非常难的 。 ”刘骥平强调说 。
刘骥平说 , 要想做好预测 , 需要建立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值模式 , 这个模式包括大气、海冰与海洋等 , 要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 要求解一系列非常复杂的数学物理方程 , 然后再去进行预测 。
而最新研发的北极耦合预测系统预测今年9月北极海冰范围最小值是436万平方公里 。
还有一个手段就是卫星遥感 , 刘骥平指出 , 我们特别需要高分辨率的卫星 , 分辨率达到几百米 , 这样能够看到下面海冰的形态演变状况 , 提供短时海冰的监测 。
刘骥平介绍说 ,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在极地有很大的挑战性 。 被云覆盖的海冰监测 , 使得高分辨率可见光和近红外卫星遥感大打折扣 。 微波卫星遥感可以穿透云 , 但其分辨率较低 。
“一个国家气象事业真正的科技水平是强还是弱、高还是低 , 是在业务上能够综合反映出来的 。 ”任宏利指出 。
“我们主要通过模式对北极海冰进行预测来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案 , 中国气象局由他牵头发展的中国多模式集合预测系统(CMME) , 可每月发布南北极海冰预测业务产品 。 ”他进一步介绍说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FGOALS-f2模式也参与其中 。
魏科告诉采访人员 , 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 , 进行长期的减排和短期的气候变化适应 , 才是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应有之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