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被称为“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曾祺,如何讲述自己?| 一周书单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被称为“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曾祺 , 如何讲述自己?| 一周书单
历史
【汪曾祺|被称为“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曾祺,如何讲述自己?| 一周书单】
汪曾祺|被称为“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曾祺,如何讲述自己?| 一周书单
本文插图

《中国古代的游侠》 , 王齐 著 , 商务印书馆 , 2020年6月 。
“儒以文乱法 , 侠以武犯禁 。 ”
这是最早论述“侠”的一句老话 。 论述者是战国时期的法家韩非 。 他在《韩非子·五蠹》中将“侠”归入五蠹之列 , 认为他们不受律令规训 , 有武力 , “群侠以私剑养” , 而君主还“礼之” , 导致天下秩序“此所以乱也” 。
现代人印象中的“侠”与韩非的看法几乎完全相反 。 现代人往往都会崇尚侠的恩怨分明、快意恩仇、言而有信 , 以及他们的侠骨柔肠 , 而这些也组成了侠的理想特征 。 即便在进入现代世界后 , 国家成为武力或暴力的唯一正当执行者 , 侠不复存在 , “侠气”“大侠”“侠客精神”却还是作为一种品格遗产 , 照样受到推崇和赞美 。 《三侠五义》《水浒传》等传统文学典籍 , 和《天龙八部》等现代武侠小说及其电视剧 , 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当然也不可忽视 。
不过 , 在漫长的前现代历史中 , 韩非的批判和否定也只是一面 。 大史家司马迁就为侠写“列传” , 评价他们敢于舍生取义 ,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 , 然其言必信 , 其行必果 , 已诺必诚 , 不爱其躯 , 赴士之厄困” 。 侠为底层穷困人家打抱不平 , 为上层精英“保驾护航” , 使他们获得相当高的声誉 。 这反过来也让他们的武力被民间默许 。
王齐的《中国古代的游侠》便从这里开始整理历朝历代的“侠” , 他们的演变 , 以及“义侠”“武侠”“盗侠”“女侠”的类别区分 。 衣食住行、生计来源和社会交际等日常生活也涵盖其中 。 这本二十几年前初版的书 , 在今日重版后 , 在这一领域仍然当属全景式书写 。
然而 , 再回过头来看 , 韩非的看法实际上确实贯穿此后整个历史 。 这既是因为侠也造成了一些武力滥用、无辜者受害 , 更是因为在国家统治秩序外另立规则 , 产生不同的秩序 , 对王权统治者构成威胁而遭到打压 。 而这也是《中国古代的游侠》字里行间的一条暗线 。 在漫长的前现代社会 , 王权越是集中 , 侠的存在空间就越小 。 他们的“游离”“游历”状态始终与王权秩序有着强烈的张力关系 , 唯有被利用之时 , 才展现出张力的另一面 。 (罗东)
艺术
汪曾祺|被称为“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曾祺,如何讲述自己?| 一周书单
本文插图

《旁观者》 , [比] 本·吉塞曼斯 著 , 张子祎 译 , 后浪丨 贵州人民出版社 , 2020年7月 。
图像小说《旁观者》 , 讲述了一个不太寂寞的老男人的故事 。 他孤身生活 , 没有伴侣 , 与现实略隔膜 , 隐身于精神世界 。 难以想象 , 如此准确捕捉当代人平乏但丰盈的内心状态的作品 , 竟然出自一位1989年出生的年轻漫画家 , 是作者本·吉塞曼斯读研期间的毕业设计 。 这样的作者令人惊喜和无限期待 。
中年男子休伯特一个人生活 , 他长相平平 , 性格内敛 , 安静木讷 , 更像人生的旁观者 。 平日里 , 休伯特喜爱独自一人逛美术馆 , 在著名画作前踱步徘徊;他不善言辞 , 遇上搭顺风车的陌生人 , 也只能勉强礼貌地说上几句话 。 他的居家生活可谓单调:临摹绘画 , 做饭 , 边看电视边一人食……楼下的女房东对他投怀送抱 , 他不为所动 。 现实中 , 只有一个女性真正吸引他 , 对楼总在窗口浇花的年轻女性……
《旁观者》讲了一个看似什么都没发生的故事 , 但处处流露出日常生活的诗意 。 清淡和谐的配色受到大师温瑟·麦凯(《小尼莫》)和埃尔热(《丁丁历险记》)的影响 , 彩铅画面气质柔和而又粗粝 , 饱含温柔和生命力 。 如一位豆友所说 , “一个人的爱好足够巨大 , 就可以享有选择性孤独能够覆盖的最大幸福 。 ”(董牧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