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连华|硬核 “兵支书”苏连华:小康路上的“领头羊”

【苏连华|硬核 “兵支书”苏连华:小康路上的“领头羊”】苏连华|硬核 “兵支书”苏连华:小康路上的“领头羊”
文章图片

“1978年入伍 ,1981年入党 ,1982 年退役 , 1987 年任村党支部书记 。 30多年来 ,他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全村人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把昔日的贫穷村、 落后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明星村 。” 近日 ,提起河南省上蔡县洙湖镇苏庄村党支部书记苏连华 ,有着 62 年党龄的 96 岁老党员程德申如数家珍:“支部强不强 ,关键在‘领头羊’,没有苏连华 , 就没有苏庄村的今天 。”
硬核 “兵支书” 就是不一样
军旅生涯磨炼了苏连华的意志 ,令他养成了军人特有的干练作风和拼搏精神 。 他每天6时起床 ,坚持了33年 。 上任之初 ,村内多条道路年久失修 ,给群众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也制约了苏庄村的发展 ,修路成了村民们最迫切的愿望 。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 ,1989年 ,苏连华带领村民跑遍周边十几个乡镇和县砖瓦厂 ,拾了2000余方砖渣 ,半年内修路3000多米 ,村内5个自然村全部通上了砖渣路 。
再穷不能穷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 。 1995年 ,为改善村里办学条件 ,苏连华带头捐款2000元 ,带动村民捐资20多万元为村小学建了一幢能容纳8个教学班的教学楼 。
2008年 ,苏连华多方为村里争取5公里的水泥路项目 ,但需村里配套的20多万元的修路资金成了 “拦路虎”。 资金不到位 ,路就没法修 ,他先后到北京、 兰州、 乌鲁木齐、 广州等地动员外出有成人员捐款 ,跑断腿、 磨破嘴 ,终于解决了资金缺口难题 。 路通了 ,心宽了 ,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 村民对苏连华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当过兵的人 ,就是不一样!”
立下 “军令状” 一起奔小康
苏庄村3000多人 ,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36人 。 苏连华给全村人承诺:“任期内要让村内产业强起来、 环境美起来、 乡亲富起来 ,若实现不了这一目标就辞职不干 。”
说了算 ,定了干 ,遇到困难不改变 。 1990年 ,苏连华投资15万元在苏庄村建起了第一个养猪场 ,一年有起色 ,两年见成效 。 不少村民见样学样 ,开始从事生猪养殖 ,很快苏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村 ,养殖收入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35% 。 2002年 ,他又投资80多万元创办了面粉加工厂 ,带动周边百余农户增收 。
发家致富快 ,全靠产业带 。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 ,为培育产业、 创造就业 , 苏连华筹资100多万元 ,创建了上蔡汇鑫家具厂 ,引资300多万元 ,筹建上蔡县鑫之源五金厂 ,吸纳贫困劳动力32人 。 他大力调整本村产业结构 ,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100多亩围村林种植了葡萄、 石榴等果树 ,动员贫困户发展林果66亩、中药材 230 亩、 瓜果 500 多亩 。 产业兴 ,增收稳 ,更多村民实现了就地就业 , 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 ,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900元 。 为打造美丽乡村 , 苏连华带领村民围绕 “拆、 清、 绿、 建” 完善基础设施 ,高标准、 规范化的村室、 卫生室、 文化服务中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继建成 ,18个坑塘整治成为 “景点”, 新建小游园6个 ,苏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村 。
抗疫逆行者 善战屡夺标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苏连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他闻令而动 ,带领村干部、 党员等冲在抗疫一线 ,宣传政策 ,摸底排查 ,还自掏腰包为隔离人员购买生活必需品 ,带头落实 “三包一” 责任制 ,创新 “六户联防” 模式 ,让防控举措暖心、 隔离人员安心、 人民群众放心 ,为全村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钢铁防线 ,苏庄村没有出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
以苦干实干赢得群众真心赞 ,苏连华多次获得市、 县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并被市委评为 “双强” 村党支部书记 。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 面对荣誉 , 62岁的苏连华没有丝毫的满足和骄傲 , 有的是沉甸甸的压力和源源不竭的动力 。
“见证并亲身参与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是人生一大幸事 。 立足新起点 ,我会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中干出一番新事业 ,朝着更美好生活奋力迈进 。” 面对未来 ,苏连华充满信心 。 (中共上蔡县委宣传部供稿 景中原 曹耀强/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