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双标”特斯拉无奈服软 拼多多是最后赢家吗?

8月17日 , 闹得沸沸扬扬的“特斯拉拒付拼多多团购车型”一事迎来进展 。 从各方表态上来看 , 拼多多似乎占据了上风 。
8月16日 , 拼多多方面曝出消息称 , 首位团购车主已经顺利提到特斯拉 , 并办好了保险 。这位“幸运儿”是来自上海的秦先生 ,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提车的过程没有受到特斯拉的为难 。
这与之前那位武汉消费者的遭遇形成了鲜明对比 。 8月14日 , 成功参与拼多多“万人团购特斯拉Model 3”活动的一位武汉消费者遭遇“拒交”:尽管已经下了订单并可以付款 , 但特斯拉拒绝向其交付车辆 , 称订单疑似代为订购 , 涉及转卖 , 因此依据合同约定取消订单 。
一时间 , 特斯拉被贴上“双标”的标签:为何对武汉和上海消费者两副不同的面孔?
甚至有人扒出 , 特斯拉官方条款中也存在中国区与美国区不同的情况 , 相比较而言 , 特斯拉美国区对相应规则的解释更为清晰 , 且明确规定 , 如果特斯拉认为客户有恶意而取消订单 , 需要将定金返还;而在中国区解释中 , 只要消费者有任何希望维权、要求退款的行为 , 特斯拉就可以以“怀疑有其他非善意目的”等理由拒绝交付 , 且不退定金 。
特斯拉陷入被动境地 。 一方面 , 对于武汉消费者采取何种处理方式 , 既能维护潜在用户 , 又能保护自身的直销模式不受侵犯 , 是考验中国团队的一道难题;另一方面 , 上海车主的成功交付则说明特斯拉体系本身存在漏洞 , 即便处理好了武汉消费者的后续事项 , 也为日后的正常经营埋下了隐患 , 这是一道更大的难题 。
特斯拉服软目前 , 特斯拉的应对是 , 对拒绝交付的武汉车主“支持向活动方(即拼多多及宜买车旗舰店)维权” , 同时表态尽所能地为消费者提供所需的法律援助;此外 , 欢迎消费者继续选择特斯拉 , 希望其通过“正规途径”重新下单 , 将对消费者对此产生的时间与精力损失提供相应的弥补 。
【被指“双标”特斯拉无奈服软 拼多多是最后赢家吗?】这已经是特斯拉能够做出的最好回应 。 不过当事消费者并不买账 , 他已经在媒体上回应称 , 不接受特斯拉的补偿 , 准备起诉特斯拉 。 “特斯拉声明说我应该在官网上下单 , 但我之前就是在官网上下的单 。 难道我之前的不是正规途径吗?”
双方似已陷入僵局 。 在特斯拉看来 , 尽管武汉消费者是用个人信息下单 , 但特斯拉认为该订单为拼多多或其商家以他的名义代下的 , 构成向特斯拉隐瞒真实下单信息 , 也属于违约转售车辆;而在武汉消费者看来 , 宜买车帮他下单只是代劳 , 买车和用车的都是自己 , 他不懂什么是“转卖” , 但认为是个人的订单、个人的合同也是个人上的牌 , 怎么能叫转卖呢?
特斯拉已经很难两全:要么牺牲与消费者的关系 , 要么对拼多多的团购活动实质上“服软” 。
从消费者现在的表态来看 , 他并不可能去向拼多多和宜买车“维权” , 它们向他提供了补贴 , 事后也一直在积极与他沟通对策——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全额退款给赔付” , 大概率是不需要特斯拉提供法律援助的 。
最终的走向可能还是消费者重新下单订购特斯拉 , 同时享受到宜买车给予的2万元补贴 。
对于消费者而言 , 原来的订单取消再重新下单 , 在操作上并无本质不同 。 该消费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 , 被拒付之后 , 拼多多方面提供的解决方式中 , 有垫付27万元再下一个订单 , 这意味着拼多多方面愿意为这位消费者兜底 , 实际上 , 后来特斯拉提供的解决方案 , 欢迎消费者重新下单 , 也无法排除拼多多再次参与的可能——这一点特斯拉当然也心知肚明 。
特斯拉被逼至此 , 为的只是尽可能地维护其直销和价格体系 , 尽管种种迹象看来这可能只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无用功” 。
被“揩油”的无奈即便武汉消费者真的如特斯拉所言重新下单 , 他和拼多多也绝口不提补贴一事 , 犹如补贴根本没有发生 , 但上海车主已经顺利提车 , 开弓已无回头箭 , 这无疑已经坐实了特斯拉的体系漏洞 。
这个漏洞是 , 特斯拉从销售到交付的整个环节订单信息并没有高度透明化 , 信息来源主要还是车主的沟通内容 , 这带来的结果便是 , 类似订单隐蔽性很高 , 从特斯拉的角度而言 , 需要特别的留意甚至监督 , 才能避免类似订单的成交 。
而即便是特斯拉对订单全流程进行了监督 , 对方也可进行应对之策 , 在订购、交付的整套流程上规避自身的参与 。 如此看来 , 作为业界标杆的大品牌特斯拉 , 被类似的营销活动“揩油”似乎是难以逃避的宿命 。
特斯拉与拼多多纠纷 , 本质是法律法规和商业规则的试探和拉锯 。
从法律法规的层面 , 拼多多卖特斯拉 , 并不需要获得授权 , 甚至严格意义来讲 , 拼多多甚至根本没有卖特斯拉 ,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的分析 , 拼多多及其商家与消费者在此事件中并非买卖关系 , 而是委托支付的关系;
但从商业规则的层面 , 不少从业者也为特斯拉“鸣冤”:在整个事件中 , 拼多多和宜买车只用了10万元补贴便赚足了眼球 , 甚至提升了平台格调 , 但特斯拉却是被钻了空子 , 丢了定价权 , 仅仅是多卖了五辆车 。
尤其令人不忿的是拼多多及其商家对品牌规则的置若罔闻 。 特斯拉多次强调其直营渠道 , 并表示从未委托其他平台或商家进行销售活动 , 但拼多多和宜买车还是“硬上”——这并不违法 , 但近乎钻空子的行为被反对者视为“不光彩” 。
长远来看 , 这对于拼多多的品牌也是一种损害 。 有分析指出 , 这种靠窜货打价格战的方式存在不少风险 , 一方面是商品页面中涉及的宣传物料有可能构成侵权 , 另一方面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与品牌方对立 , 终归对平台的长期发展不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