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人这半年:演员转行卖保险 有人复工后大哭( 二 )


南京保利剧院总经理巩升林告诉采访人员 , 在30%的限流前提下 , 接连几部剧 , 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 , 甚至连此前他比较担心的儿童剧售票情况也仅仅是“比往年稍差一点 , 但比预期要好” 。
他能感受到观众的热情 。 “对于好的演出 , 大家非常期待 , 观众的热情大家是可以感受到的 。 ”
也因此 , 巩升林对戏剧演出市场是有信心的 , 这种信心源于走进剧场的观众 。
戏剧的未来
大家的生活正一点点回归正常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大家的生活、生活方式也都因疫情多多少少被改变了 。
对于戏剧演出领域的从业者来说 , 直到今天 , 观众不超过30%、进场需要出示健康码、观众席座位保持安全距离 , 依旧是各家剧场的硬性要求 。
“但是能演戏了啊 , 这就很知足了 。 ”佟欣雨说 。
与此同时 , 很多戏剧从业者也开始在这种变化中思考戏剧的未来——当人们习惯了线上观赏 , 5G、VR这些新兴技术是否会冲淡人们对戏剧的关注?
巩升林觉得 , 目前南京的演出市场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观众对优质节目还是非常期待的 , 他们也愿意走进剧场 。 “不论再怎么线上 , 那种感受和坐在剧场里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 只要是优质的演出 , 观众是会走进来的 。 ”
但如何理解“优质”这两个字?又怎么把握观众的口味?
李春峰觉得 , 疫情后 , 戏剧在内容上可能会有突破 。 “大家会需要艺术作品来释放情感 。 这对于本土戏剧也是机遇 。 我们希望探索一些更新的模式 , 看看戏剧还有哪些可能 。 ”
而处于戏剧内容端的佟欣雨已经开始尝试戏剧新的可能性 。 他和以前合作过的演员一起做了“2333即兴喜剧教室” , 希望以即兴演出的形式带给观众新的体验 。
就在采访人员进行此次采访的几天前 , 位于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北京保利剧院等先后迎来了复工后的首场演出 。
戏剧 , 正逐渐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