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Array|古人是如何预测天气变化的

春夏之交 , 温度回升 , 万物复苏 , 候鸟北归 , 然而“30减15”的降温模式 , 冻得小伙伴直呼冷冷冷 。上窜下跳的气温 , 时阴时雨的天气 , 也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 。自古以来 , 中国就是农业大国 , 准确的天气预报对于农业耕作 ,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为此 , 天气预报黑科技应运而生 。
最早的天气预报与伏羲创立的八卦有关 。
他以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等八种卦象 , 分别对应天、泽、火、雷、风、水、山、地等八种要素 。伏羲通过天文、地理和物候的变化 , 用卦象表示天气预报的结果 , 从而指导农业生产 。
Array,Array|古人是如何预测天气变化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受到八卦的影响 , 商朝对各种天气进行记录和预测十分重视 。在殷都安都出土的甲骨文 , 有
“壬申雪 , 止雨酉昼;已卯雹 , 乙酉大雨”
的文字 , 记录了雨雪起止的时间 , 同时 , 巫师通过占卜预测未来的天气 。民间对风、雨、雷等自然现象 , 赋予了神性 , 以祭祀的方式 , 祈祷风调雨顺 , 五谷丰登 。这种迷信活动 , 是对天气的主观臆测 , 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
随着时代的进步 , 周朝的百姓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气象经验 。周文王在八卦的基础上 , 建立了六十四卦周易 , 其中明确表述:
“天地定位 , 山泽通气 , 雷风相薄 , 水火不相射 , 八卦相错 。”
这是古人对预报天气的初级探索和思考 。
Array,Array|古人是如何预测天气变化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诗经·幽风·七月》中 , 将一年的主要气候特征与农业活动相结合 , 体现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诗经﹒北风》又有
“北风其凉 , 雨雪其雱……北风其喈 , 雨雪其霏”
, 意思是说北风吹得寒冷刺骨 , 雨雪就会很大 , 北风刮得迅疾快速 , 天气往往细雨弥漫 。
《夏小正》是现存最早的记录古代农事活动的历书 , 分为《经》和《传》两部分 , 虽有错漏 , 记录了当时的物候信息 , 对研究夏朝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而曾子以阴阳的变化解释了风、雷、雾、雨、露、霰等气候现象的成因 , 管仲根据齐国的气候特点 , 提出了三十节气系统 , 这些理论形成了古代天气预测的早期雏形 。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 , 颁布了《秦侓十八种·田侓》 , 要求各地及时汇报雨雪情况 , 对波及范围和影响程度也要详细记录 。在《吕氏春秋》中 , 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类 , 从而加强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
Array,Array|古人是如何预测天气变化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天气预报在汉朝有了长足的进步 。
在《淮南子·天文训》中 , 首次提出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 这种方法至今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
此外 , 王充、蔡邕等人分别对雷、虹等现象的成因 , 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 对天气预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
下雨和大气中的水气分布有关 。西汉董仲舒在《雨雹对》中 , 认为水气
“攒聚相合 , 其体稍重 , 故雨乘虚而坠 。风多则合速 , 故雨大而疏;风少则合迟 , 故雨细而密 。”
他解释了雨的成因 , 以及雨量与风有关 , 这一解释与现代的降雨理论基本相符 。
汉朝时成立的钦天监 , 类似于现在的气象站和天文台 , 它负责观察星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 。钦天监由太史令掌管 , 东汉科学家张衡曾担任过这个职务 。他用易经和义理和象数推导 , 著作了《灵宪》 , 将古代的天文和气象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张衡研发的“相风铜鸟” , “遇风乃动” , 是世界上第一台测风向的仪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