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千载光阴也无法令它黯淡,跟着“上博讲坛”感受中国古代漆器之美

中国是漆器发源地 , 最早发现的漆器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遗憾的是 , 大部分的传世顶级漆器并不收藏于中国 , 而是散布在日本、美国、英国等世界知名博物馆中 。国内漆器工艺的研究者甚少 , 研究成果无法与书画、瓷器等中国古典艺术大类并论 。
2018-2019年 , 上海博物馆以馆藏漆器为基础策划了一场“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 , 上海博物馆工艺部研究馆员包燕丽是特展的策展人 。作为中国漆器的研究者 , 包燕丽走访全球重要的漆器收藏机构 , 研究中国古代漆器 , 探寻中国漆器艺术的真相 。昨晚 , 她登上由新民晚报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上博讲坛” , 带领观众在漆器世界中云游 。
Array|千载光阴也无法令它黯淡,跟着“上博讲坛”感受中国古代漆器之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说:包燕丽登上“上博讲坛”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陶磊 摄
中华文化瑰宝
中国漆艺发展到宋代已历经数千年变化 , 与诗歌、绘画、茶道、园艺、建筑相仿 , 漆艺作为中国美学的一员 , 经历各个时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 贯彻着中国人的美学思想 。与此同时 , 它并不是单一的艺术形式 , 它是整个时代人文思想和社会形态的反映 。
从考古出土实物看 , 战国至秦汉是中国漆器工艺突飞猛进和繁荣兴盛的重要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是漆器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 品种繁多 , 数量可观 , 而且以艺术品居多 , 出现了“千文万华”的局面 。这也正是去年上博展览的重点 。
从国内博物馆传世品看 , 以明清漆器为多 , 主要品种有雕漆和螺钿等 。而最为珍贵的宋元名品 , 却多保留在海外博物馆 , 尤以东瀛为甚 。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 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很频繁 , 唐宋时期 , 随着茶道、香道等传入日本 , 相应的用具也被日本有识之士收藏 。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大潮的起伏 , 有些又辗转去了欧洲、北美等地 , 被当地的博物馆和藏家收藏 。
包燕丽说:“探寻这部分漆器 , 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漆器工艺的高度 , 还原漆器艺术史的真相 。”
Array|千载光阴也无法令它黯淡,跟着“上博讲坛”感受中国古代漆器之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说:唐代黑漆嵌螺钿宝相花纹圆盒(日本正仓院藏) 官方图
珍品百里挑一
昨晚的讲座是“上博讲坛”创设以来所用图片最多的一次 , 观众跟随图片如同走进漆器的宫殿 。
这次所用的图片遴选自海外几十家博物馆和其他公私收藏机构 , 几百件唐宋元漆器图片从几千件漆器藏品中挑选 , 然后从中再甄选出珍品和孤品 。
【Array|千载光阴也无法令它黯淡,跟着“上博讲坛”感受中国古代漆器之美】Array|千载光阴也无法令它黯淡,跟着“上博讲坛”感受中国古代漆器之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说:观众跟随图片走进漆器的宫殿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陶磊 摄
中国考古界对宋元漆器了解甚少 , 包燕丽举例道 , 她曾见考古队将挖掘出的雕漆浸泡于水中的情况 , 这对修复极为不利 。另有发掘出的漆器残片 , 虽然没有艺术价值 , 但可以作为标准件用作研究 。可惜的是 , 漆器残片的待遇远远不及“官窑”瓷器残片 , 有的甚至被当作废料抛弃 。
包燕丽表示 , 漆器的历史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 , 可惜宋元名品散藏于海外 , 这对研究工作造成了障碍 。她建议观众们如果前往海外博物馆参观 , 不妨在欣赏书画与瓷器之余 , 品一品中国宋元漆器的传世佳作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乐梦融)#中国#上海博物馆#博物馆收藏
从考古出土实物看 , 战国至秦汉是中国漆器工艺突飞猛进和繁荣兴盛的重要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是漆器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 品种繁多 , 数量可观 , 而且以艺术品居多 , 出现了“千文万华”的局面 。这也正是去年上博展览的重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