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遗症吃药防治比输液好
(本文作者: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陈雯)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 , 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 , 发病后常导致不同程度残疾、部分或全部丧失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的后遗症 , 为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经济负担 。 很多人对脑梗死——也就是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存在诸多误区 , 认为“定期去医院输液可以预防脑梗死” , 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
文章图片
输液不能预防脑梗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表示“很多病人认为输液比吃药更为有效 , 而我说吃药更管用 。 目前 , 中国已成为一个输液大国 , 所有的医院都有输液室 , 但对于预防中风 , 输液有多少效果呢?其实在中风早期 , 输液有明显效果的并不多 。 在我们国家的指南里 , 几乎也没有输液这一条 , 主要还是以他汀类、抗血小板和降压类药物为主 , 只有溶栓才需要静脉输液 。 门诊中我们几乎从来不开输液 , 不恰当的输液只会使病情更重 , 而且研究发现 , 每天输液的病人致残率更高 。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鸣教授也表示:“一些人错误地认为 , 治疗中风 , 输液比吃药效果好 ,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 现在 , 有充足的证据表明 , 对中风有效的药物 , 多数是口服药 , 而注射用药的效果往往没有口服药的疗效确切 。 ”
由此可见 , “定期去医院输液可以预防脑梗死”这种想法显然是不科学的 。 脑梗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疾病 , 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 按时服用二级预防药物 , 把危险因素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 输液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 并不能持久的改善血管情况 , 而且对于很多心脏不好的人来说 , 过多过快输液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 反而诱发心脏病 , 得不偿失 。
吃药到底吃什么药更有效?
脑梗死的实质是脑部血流循环出现了障碍 , 导致脑组织因为缺血缺氧发生坏死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 所以有效治疗脑梗死的关键在于 , 让血液尽早输送到缺血的脑组织中 。 这就需要改善脑血管的硬化状态 , 改善血液的质量 , 服用降脂药如他汀类 , 抗凝药如拜阿司匹林等 ,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病变 。
中药在保护脑血管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 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制的通心络胶囊就具有很好的保护脑血管作用 。 改善脑血管硬化 , 疏通脑血管梗塞 , 维持脑部正常的血流通路 , 为脑细胞输送营养 , 让脑梗死患者能更快恢复 。 通心络本身也具有降脂抗凝作用 , 可以改善血液的质量 , 让血液不再粘稠 。
国内著名医学专家完成的研究结果显示 , 通心络胶囊可明显保护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结构与功能完整 , 发挥基于微血管保护的脑组织保护作用 , 对脑梗死恢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 建立侧支循环 ,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目前 , 医学界已经达成一个共识 , 即血管病变是造成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元凶 。 要知道 , 大脑的每一个区域都负责不同的功能 , 有的脑梗死患者由于脑血管阻塞坏死 , 无法疏通 , 影响到大脑中负责运动、认知、情感调节等相关区域的供血 , 使患者出现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痴呆甚至抑郁等后遗症状 。 所以 , 促进缺血区域的血管新生 , 为其建立新的血流通路 , 恢复这一区域的血液供应 , 就能相应提高患者的运动、认知、情感等各种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 , 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国内外医学专家的临床研究发现 , 通心络胶囊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 促进脑梗死后缺血区域的毛细血管新生 , 建立侧支循环 , 恢复患者脑部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 , 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使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肢体麻木、情绪低落等症状明显改善 。
推荐阅读
- 股票|小钳工到“钢铁沙皇” 缔造最大民营钢铁企业 今却留下“后遗症”
- 丁香园|“200元药国内卖70万”背后:几百人医保钱给一人吃药,合理吗
- |反华“后遗症”来了!澳洲每周损失约195亿,大批企业面临倒闭
- 老百姓|老百姓大药房扩张“后遗症”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
- 个股|公募基金二季度“喝酒吃药” 超千只产品重仓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