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调停国共关系,对国民党多偏袒,《停战协议》背后云谲波诡

马歇尔调停国共关系,对国民党多偏袒,《停战协议》背后云谲波诡
文章图片
▲1945年12月马歇尔来华调停国共关系 。
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到这一年底 , 国民党军向解放区的局部进攻都一一失败了 。 四个月来 , 蒋介石在军事上连吃败仗 , 说明蒋介石要打全面内战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 尽管美国帮助蒋介石运了两个军到秦皇岛 , 两个军到北平、天津 , 两个军到山东 , 但他的绝大部分部队还在西南 , 华北的兵力仍然不足 。 加之 , 全国人民反内战的呼声越来越高 。 这就使蒋介石在军事上不能继续打下去了 , 又重新高唱起“和平谈判”的调子来 。
我军几个月来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 , 也使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府深为不安起来 。 美国总统杜鲁门眼看着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还没有准备好 , 为确保国民党政府的地位 , 他不能再袖手旁观了 。 于是 , 便亲自出马 , 装出一副“中立”的面孔 , 关心起中国的“和平”来了 。 1945年12月15日 , 杜鲁门发表了《对华政策声明》 , 声明说:“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其他意见不同的武装部队应立即协商停止敌对行动” , “召开全国主要政党代表的国民会议 , 以谋早日解决目前的内争” , 并虚伪地向国民党政府发出警告说:如果国民党继续进行军事冲突 , 就停止一切军事和经济援助 。
就在杜鲁门总统发表《对华政策声明》前不久 , 杜鲁门宣布调回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 , 另派马歇尔以总统特使的身份到中国 。
马歇尔1880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 。 他原是美国陆军参谋长 。 虽然 , 他说不上是一个中国通 , 但他于1923——1926年在天津的美国步兵第13团服务过 , 对中国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 1945年8月20日 , 这位美国五星上将正坐在五角大楼的办公桌前 , 阅读完刚刚从远东发来的紧急电文 。 接着 , 他提笔给杜鲁门写了一封信 , 请求辞去陆军参谋长的职务 。 信是这样写的:
现在战争已经结束 , 军队正积极复员 , 有关削减军备生产的重大军事决策已经做出 , 战后军事计划也进入了相当深入的阶段 , 在我觉得 , 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要求辞去参谋长这个职务了 。
我在陆军部服务七年有余 , 其中六年任参谋长 , 深知任务之艰辛繁重 , 如能获得解脱 , 则幸甚矣 。 如果允许我提名继任人选 , 我推荐艾森豪威尔将军 , 其人于特殊时期之参谋长一职务最适胜任 。
【马歇尔调停国共关系,对国民党多偏袒,《停战协议》背后云谲波诡】马歇尔辞去美国陆军参谋长后 , 杜鲁门即派他前往中国 , 并提醒他说:远东的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 内战的战火正在整个中国蔓延 , 美国只有坚决进行干预 , 才能挽狂澜于既倒 , 避免一场可怕的悲剧 。
对于马歇尔这时来中国 , 蒋介石高兴得很 , 忙不迭欢迎马歇尔的到来 。
12月19日 , 上海天气潮湿 , 阴沉小雨淅沥不停 , 来自北方的寒流分外袭人 , 一架美国空军的大型运输机钻出厚厚的云层 , 降落在停机坪上 , 从飞机上走下了马歇尔 。
马歇尔在上海只停留了一天 , 12月21日 , 便匆忙赶到了南京 。 蒋介石作为一国的元首 , 本来不必要专程去南京迎接 。 但为了讨好美国 , 蒋介石不惜从重庆来到南京恭候 , 并和马歇尔进行了短暂的晤谈 。 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也很兴奋 , 说:马歇尔将军获得杜鲁门总统的授权 , 足以使他对僵持的中国的问题 , 有达成迅速解决的希望 , 这样一来消灭中国共产党大有希望了 。
12月22日 , 马歇尔飞抵重庆 。 第二天 , 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到马歇尔的住处与他会晤 。
12月27日 , 中断了一个多月的国共两党的和平谈判在马歇尔的主持下 , 再度恢复了 。 中共方面参加谈判的代表除周恩来、王若飞外 , 又增加了叶剑英 。 国民党方面的代表仍然是张群、王世杰、邵力子三个人 。 蒋介石曾急电张治中回来参加谈判 , 但当时他还在新疆 , 未能及时赶到 。
在谈判恢复的第一次商谈中 , 周恩来就代表中共方面提出了无条件停战的三点建议:一是双方下令所属部队 , 在全国均暂时各驻原地 , 停止一切军事冲突;二是避免内战的一切问题 , 均应于停止军事冲突后 , 经和平协商解决;三是在政治协商会议指导下 , 组织各界内战考察团 , 分赴全国发生内战的地区进行考察 , 以保证前两项措施的实行 。
国民党对中共的建议最初的反应是不予理睬 , 采取了顽固对抗的态度 。 致使谈判无法进行下去 。 30日 , 马歇尔会见了国民党代表 , 要求他们放弃“相当不妥协的立场” 。
由于马歇尔施加了压力 , 国民党才同意组织一个三人小组 , 由国共两党和美方各派一名代表参加 , 讨论解决与停战有关的问题 。 12月31日 , 国民党方面又对中共所提出的三条建议作出了书面答复 。 与中共不同的是 , 国民党的复文只是笼统地表示可以停止一切军事冲突 , 却避而不谈双方军队均应各驻原地 , 并提出将“恢复交通”与停战并提 , 实际上是以恢复交通为停战的先决条件 , 确保停战以后国民党政府能够继续运兵 。
可见 , 中共要求无条件停战 , 国民党则坚持有条件停战 , 这就成了停战谈判中的主要分歧所在 。
时间很快就到了1946年1月3日 , 马歇尔分别向毛泽东和蒋介石送交了一份备忘录 , 提出了他自己的建议 。 其主要内容是:立即停止一切战斗行动;停止一切军事调动 , 但国民党军队为接收主权而开入东北和在东北境内的调动除外;停止一切破坏交通的行动;一切军队维持其现时驻地 。
这是马歇尔在明显地偏袒国民党 。
就在马歇尔发出备忘录的当天 , 中共代表团复函国民党 , 同意建立三人小组进行谈判 。 1月5日 , 双方代表继续协商 , 就三人小组和实现停战的主要问题达成协议 , 决定由中共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群、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组成三人小组 , 继续磋商实施停战的具体细节 。
1月7日 , 三人小组在马歇尔的重庆宅邸举行第一次会议 。 会上 , 张群坚持要将国民党军在东北的调动作为例外 , 并写进停战令上 。 他还要求 , 允许国民党军队接收热河、察哈尔两省的重要城市赤峰和多伦 。
中国共产党当然不同意 。 1月9日 , 在延安的毛泽东致电中共代表团:必须坚决拒绝蒋介石占领赤峰、多伦的要求 , 同时向马歇尔声明 , 由于国民党军仍然向热河、察哈尔进攻 , 内战尚未停止 , 美军应同时停止向华北、东北运送国民党军队 , 否则 , 一旦发生更大的军事冲突 , 中共概不负责 。
当天 , 周恩来便将中共的这一立场转告马歇尔 。
经过十多天的反复磋商 , 1月10日 , 国共双方停战谈判达成协议 。 下午3时 , 张群、周恩来分别代表国共两方在《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仪》上签了字 , 作为调解人的马歇尔也签了字 。 协议规定:从1月13日午夜起 , “一切战斗行动 , 立即停止”
《停战协定》签订的当天 , 毛泽东依据协议 , 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的名义 , 发布了停战通告 。 在停战命令生效的前一天 , 即1月12日 , 中共中央又发出了关于执行停战命令的通告 。 在国共停战谈判中 , 国共双方还签署了《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决议》 , 协议规定: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设委员三人 , 其中一人代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 一人代表中国共产党 , 一人代表美国政府 。 虽然 , “美国参加军事调处执行部仅为协助中国委员实施停止冲突命令” , 但美方代表仍被邀请充任主席 。 三委员各有否决权 , 一切事宜均须经三人一致通过 。 经三委员一致同意的正式训令 , 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的名义公布 。
为执行建立军调部的协议 , 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及美国方面都派出了自己的代表 。 叶剑英受中共中央派遣 , 出任军调部中共代表 , 国民党政府代表为郑介民 , 美国方面的代表为美国驻华使馆代办罗伯逊 。
在半年多的会谈斗争中.军调部先后向各地派出29个执行小组 , 7个交通小组 。
马歇尔调停国共关系,对国民党多偏袒,《停战协议》背后云谲波诡
文章图片
▲1946年1月10日周恩来与张群签署《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 , 右为军调处美国代表马歇尔 。
1946年2月下旬 , 马歇尔、周恩来、张治中三人军事小组决定乘飞机到全国 , 主要是华北、华中各地巡视一遍 。
第一站是到北平 。
2月最后一天的下午2时许 , 在北平西郊机场上 , 一大群欢迎者已翘首等待三人小组的到来 。 人群中有国民党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 , 还有北平军调部的三委员 。
不一会儿 , 一架银色的美国C-54号巨型飞机出现在机场上空 , 降落在欢迎人群面前 。
下了飞机 , 稍作休息 , 三人小组开始听取北平军调部三委员的工作汇报 。
3月1日 , 三人军事小组在军调部三委员的陪同下 , 离开北京 , 飞往张家口、集宁等地 。
到了张家口 , 聂荣臻设宴热情招待大家 。 吃的菜一律是中国菜 , 但也有刀叉乳油果子酱 。 第二天 , 军调部美方委员罗伯逊说 , 这顿饭是他在世界上所吃过的饭中最好的一顿 。
摘自《决战华北解放战争1945-1949》 , 袁德金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来源:文汇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