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最重要的事,只有1件( 二 )


哪怕你是真的对世界充满好奇,也会有人告诉你:你又不是爱因斯坦,别问这问那,做好你的作业就行。
因为“正确”的答案能为你带来更多的认可和奖励,正向的反馈会不断地刺激我们去做这种能够获得认可和成就感的行为。
之后,在你的人生之中,这样的情况会一直持续。
等你工作了,你会发现我们经常会奖励那些能够回答、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提出问题的人。
因为提出问题会被看做“制造麻烦、质疑他人、甚至是愤世嫉俗”,很快,你就会被边缘化,被孤立,甚至被视为组织的“毒瘤”,成为了威胁组织稳定的人。
2.无需提问
另一种最常见的就是“单纯地不care(关心)”,这种情况就像网络流行语所说的“佛系”——“不苛求、不在乎、不计较,看淡一切,随遇而安”。
反而“害怕”提问之后,诸多烦恼上身,影响自己“无欲无求”的人生节奏。
钱钟书先生就说过:否定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钱先生的确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这真的是“好”方法么?
我的偏见是,钱先生是在反讽,因为这是Loser处理问题的方法。
真想解决的问题的话,就要不断地去提问,找到那个最本质的问题,然后调集资源,审慎行动,即时反馈,最后复盘。
否定问题,无非就是掩耳盗铃罢了。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三、提问的具体好处是什么?
那么,提问对我们每个人自身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是需要通过“提问能力”来培养的,它们是:选择力、创造力、学习力、人际交往力。
1.选择力——信息筛选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人生有限,面临浩如烟海的信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要了解所有的信息,只会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
而且现在似乎进入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
那么,是否真的存在信息过载?
得到的万维纲老师曾说:信息过载是一个伪命题。
他认为,正是因为你对信息不熟悉,所以你面对丰富的信息会感到恐慌。
万维纲老师还给了两个旁证:
第一,自印刷术发明以来,信息从来都是海量的,为什么只有在互联网时代人会感到信息过载;
第二,美国皮尤中心发布的《皮尤报告》显示,美国只有两成人感觉到信息过载,而这两成人还主要是老年人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大部分年轻人不认为有信息过载。
如果你不同意这个观点,那么我们就默认信息是过载的。
那么,信息过载的情况下要怎么处理?
尼尔·布朗提出了两种思维: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的优点在于你能够吸收外界千丝万缕的信息和知识,为你今后展开复杂的思考奠定基础。
但是它的缺点在于你吸收的一切信息必须是井井有条的。“海绵式思维”对哪些信息和观点可以相信,哪些信息和观点应该摒弃,提供不了任何判断方法,学习者很容易读到什么,就信什么。
相反,“淘金式思维”是一种带有主动权的思维方式,它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与它展开互动,有选择性地接收信息或知识,并对这些信息和知识做出批判。
未来,信息只会越来越多,如果不懂得筛选信息,注定只能当成信息垃圾桶。
2.学习力——获取新知
《知识的错觉》这本书中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拉链”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其实我们其实并没有那么聪明,那么“有知识”,甚至可以说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其实都很微不足道。
知识的产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真正带来知识的,不是在已有的存量知识上的创新,而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我们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勤奋地学习没有问题,但是,除非你自己能够精准地把握问题,提出问题,不然盲目地勤奋没有半点好处。
比如,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是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读专业大师的著作,学者的论文等等。
但是,毕业之后,一旦来到真实的社会当中,我发现不管自己脑子里装了多少知识,多少牛人的模型,我依然会陷入很多茫然失措的境地,因为很多东西和课堂学到的知识完全不一样。
3.创造力——突破认知边界
提问的力量不仅仅止步于获取新知。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不断地发问的过程中推动着知识的进化,激发创新。
就像生物会随着环境进化而进化一样,知识也会随着问题的进化而不断进化,一个新的问题会带来一个新知识,而一个新的知识可能会带来新的创新。
便携式MP3播放器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了,但苹果公司发现市场上的产品用户体验都不好。
史蒂夫·乔布斯对这类的产品直言不讳:"都是垃圾"。
乔布斯决定苹果应该尝试做出自己的MP3播放器——能够与iTunes很好地兼容,并且有可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到Mac平台。
2001年10月23日,苹果公司揭开了第一款iPod的序幕,将5GB的音乐存储空间装进了一个不超过一副纸牌大小的白色盒子里——第一代iPod被宣传为“口袋里装了1000首歌”的设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