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Yourself|缺爱,是我们空虚迷茫的源头。| KY研究:“感到被爱”是每个人生存必须的体验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缺爱 , 是我们空虚迷茫的源头 。 | KY研究:“感到被爱”是每个人生存必须的体验
KY作者 / Jojo
编辑 / KY主创们
生活中 ,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 , 为追求幸福做出了很多努力 。 有些人选择购买价格高昂的奢侈品 , 满足物质享受;另一些人选择去期待的城市/店铺打卡 , 享受丰富的体验 。
但很多时候 , 我们却发现 , 无论哪种享受 , 自己都难以真正地沉浸其中 。 付出很多努力 , 却依然感到生活没意思 。
为什么我们总是沉浸在莫名的空虚和迷茫中?我们缺少的到底是什么?幸福如何才能实现?
《缺爱》一书的作者、法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专家Robert Neuburger认为 ,想要体验到幸福 , 重点在于我们是否拥有强烈的“存在感”——我们能否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KnowYourself|缺爱,是我们空虚迷茫的源头。| KY研究:“感到被爱”是每个人生存必须的体验】如果没有这一前提 , 我们一切为幸福生活而做出的努力 , 都像是石沉大海 , 注定无法带给我们想要的回报 。
KnowYourself|缺爱,是我们空虚迷茫的源头。| KY研究:“感到被爱”是每个人生存必须的体验
本文插图

所谓“存在感” , 即是令我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被他人、被世界需要和认可的感觉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有存在感 , 就是确信世界上有自己的一席之位——“我”值得活下去 。
存在感有两个特殊之处 。
一是在于:当你拥有它的时候 , 你往往感受不到它 , 但当你没有它的时候 , 你会感受到它的缺失 。
被当作透明人、和爱人分手……在那些存在感受到威胁的时刻 , 我们往往会感到恐慌、痛苦 。 存在感就像呼吸 , 当它遇到阻碍时 , 反而是我们最容易注意到它的时候 。
存在感的另一个特性 , 是它只能从我们和他人的关联中产生 。 没有人能够做到真正的“遗世独立” , 我们将在后文中详述这一点 。
KnowYourself|缺爱,是我们空虚迷茫的源头。| KY研究:“感到被爱”是每个人生存必须的体验
本文插图

*生而为人 , 存在感对我们来说不可或缺 。
Neuburger认为 , 存在感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基础的安全感 。 当我们拥有存在感 , 我们的内心世界能够与外部世界保持联系——我们能够确切地感知到 , 自己就存在于此时、此地 , 而这令我们感到有所依托、有归属感 。
这种与外界的联系 , 还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状态 。 当我们安稳地处于当下 , 我们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行动 , 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未来如何规划 。
拥有存在感时 , 我们往往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感到踏实;生活也是充满期待、生机勃勃的 。 可以说 , 存在感是意义感与满足感的起源 。
而当存在感缺失 , 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像是被斩断了 。 我们时常感到无所依托、缺乏一种根本上的安全 感 。
我们可能总是沉浸于对过去的追忆、或是枯燥的重复中 。 我们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 也无法规划未来、拥有梦想 。
我们每天都“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 长此以往 , 我们就可能陷入抑郁、或是绝望的情绪中不可自拔 。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 , Neuburger认为 , 存在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 而是一个我们从出生开始、持续建构的过程 。
一开始 , 在父母的目光下、以及社会的支持下 , 我们学着存在 。 从原生家庭所得到的关怀和认可 , 会为我们提供一种初始的信心 , 即“我”在这个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 , 家庭对“我”的存在负有责任 。 在这一基础上 , 我们逐渐坚定了自己值得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信心 。
KnowYourself|缺爱,是我们空虚迷茫的源头。| KY研究:“感到被爱”是每个人生存必须的体验
本文插图

在出生时获得过足够的爱、曾经被原生家庭接纳过 , 是我们建立存在感的第一步 。 有些人因为种种原因(例如:出生时因性别或时机等原因不被期待) , 没有在童年时期得到本应获得的爱、接纳与认可 , 因此 , ta们可能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存在的感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