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资源涵养“四史” 用通俗话语传播“四史”( 二 )


让“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市民生活
“石库门里的革命首创精神”“民众衣食住行的变迁”“社会福利的发展历史”“上海抗战歌曲的兴起、传播与意义”……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四史”学习教育宣讲团的专家们开出的学习“菜单” , 涵盖95个主题 。
这些选题由小见大、深入浅出 , 让身边的历史“说话” , 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同时通过线上共享 , 更加分众化、精准化地提高学习教育实效 。
专家宣讲团打破宣讲“以讲为主”的单线方式 , 让“四史”学习教育走入“寻常百姓家” 。 在合作打磨全媒体音视频节目的过程中 , 专家们对每一门课进行再锤炼 , 以互动带故事、以故事传理论 , 在每节课中提炼出易于网络传播的“金句” , 提升“四史”学习教育的传播能级 。
以学术资源涵养“四史” , 用通俗话语传播“四史”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四史”学习书单 , 都是图文互证的通俗读物 , 包括将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融汇的《红色弄堂》、以日常生活的视角全方位展示延安精神魅力的读本《问道延安黄土地》、精选经典红色纪念地照片的文创型“笔记书”《初心——红色印迹撷英笔记本》等 。
梅兵说 , 目前华东师范大学处于关键的转型期 , 要将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 , 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
“培养什么人 , 怎样培养人 , 为谁培养人” , 华东师范大学正在以“四史”学习教育启迪一流大学内涵式发展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学校以“中国一流人才、世界一流人才”为主题开展大讨论 , 确定卓越育人新规范 , 形成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和评估指标体系 , 以“强基计划”和“拔尖2.0”为切入点 , 推动课堂革命 , 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学科交叉培养上形成典范 , 以此带动学生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 。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03日 08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