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蹲苗强根”,只为今后更茁壮

:原题为_解放军报|“蹲苗强根”,只为今后更茁壮。
在第77集团军某旅二营火力连俱乐部的后墙上 , 展示着这个连队所珍视的荣誉:年终考核全旅第12名、军事运动会“精神文明奖”、群众性比武竞赛单项第8名……
或许在别人眼中 , 这些成绩根本拿不出手 , 但在指导员祁一帆看来 , 正是这一连串不起眼的小小足迹 , 让连队走出了最初的低谷 。
组建之初 , 连队官兵成分复杂 , 有驾驶员、有修理技师、有锅炉班长 , 唯独没有专业炮手 。 “以架炮为例 , 大纲规定40秒为合格 , 我们能折腾七八分钟 。 ”中士郭鹏提起连队当时的情形 , 感觉很无奈 。
没有任何悬念 , 在一开始的几次军事考核中 , 火力连次次“吊车尾” , 大会小会上 , 连队自然也成了重点“讲评”的对象 。
在这样的气场下 , 一股自卑的情绪蔓延开来 。 自那以后 , 凡是要排出名次的活动 , 战士们都很抗拒参加 。 原因很简单:“去了也是丢人现眼 。 ”
这般情景 , 让祁一帆心急如焚 。 思来想去 , 他找到旅领导吐露心声:“连队起点不同 , 别人已是参天大树 , 我们还只是刚插进地里的小禾秧 。 能不能多给我们一些时间?”
经过研究 , 旅党委采纳了祁一帆的建议 , 并作出“三不”的决定:在一年内 , 包含火力连在内的新组建单位不参与评比竞赛;训练考核只公布各自成绩、不在全旅排名;量化评比只考察进步幅度 , 不与其他单位横向比较 , 以此让他们安心“蹲苗” 。
“时间争取到了 , 接下来就看大家的了 。 如果一年后还戴着‘后进’的帽子 , 那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那天晚点名时 , 祁一帆作了一次动员 。 中士许益豹回忆说 , 那晚他站在队列最前面 , 透过门厅的灯光 , 能看见指导员的眼睛里就像烧着一团火 。 “我只记得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 连队学习室每晚总是灯火通明 , 大家都在抱着各类训练教材‘硬啃’ 。 ”
不参与旅里的评比竞赛 , 火力连内部的小比武却搞得有声有色——专业训练 , 只要进步明显 , 晚上炊事班单独给加一盘“硬菜”;基础课目 , 拼进连队前五名 , 披红戴花登上连队光荣榜……
“因为刻苦训练 , 连队官兵成绩达到合格甚至优秀的人越来越多 , 大家的饭量也越来越大 , 以致有时伙食费不够用 , 我和连长一合计 , 干脆从我俩的工资里拿钱往里贴 。 ”祁一帆欣然一笑 , “看着自己的连队越来越好 , 高兴还来不及 , 哪还会心疼钱呢?”
就在连队安心“蹲苗”的过程中 , 营里也曾多次派人来指导帮建 。 就这样 , 火力连这根禾秧 , 开始悄然生长……
下士陈贤伟 , 是首个为连队争得荣誉的人——在蛰伏了14个月后 , 他在全旅一次45人的集训中 , 取得第11名的结业成绩 。 为此 , 连队专门组织了一次活动为他庆功;第二天 , 又大张旗鼓地把这份成绩单挂在俱乐部的后墙上 , 并命名为“英雄墙” 。
【解放军报|“蹲苗强根”,只为今后更茁壮】不仅如此 , 连队还买来一套彩印设备和100本大号荣誉证书 。 自那以后 , 但凡有官兵取得名次 , 连队都会制作一份喜报 , 盖章、塑封、烫金后 , 再寄回战士家中 。 “好几次 , 有战士的父母打电话到连队 , 询问自己的儿子是不是在部队立了大功?我总告诉他们 , 你的孩子正在创造连史 。 ”连长洪亚斌说 。
慢慢地 , 那几大捆荣誉证书越来越少 , “英雄墙”上张贴的荣誉越来越多……在去年底进行的全旅迫击炮炮长比武中 , 火力连终于捧回了建连两年半来的首个“第一” 。
有人建议将这张奖状张贴在与“英雄墙”相对的前墙上 , 可是洪亚斌却不答应:“那堵墙留着 , 啥时候连队集体立功 , 啥时候再用!”
官兵心语
某旅副政委 贾树鹏:农民在耕种时 , 经常会选择“蹲苗” , 目的是促进幼苗的根系发育 , 让庄稼在日后长势更好 。 这个做法 , 对单位和个人同样适用 。 就新调整组建连队而言 , “蹲苗”的过程不可或缺 , 因为只有让官兵在新的土壤中安心地把根扎下去 , 打好坚实基础 , 为将来的发展蓄足后劲 , 才能在度过适应期后更好地生长壮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