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修秦俑的人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修秦俑的人
本文插图
兰德省修复秦俑24年 , 修复了150多件 。 他了解秦俑对研究中国军事史、艺术史和科技史的巨大价值 , 他说 , 修复秦俑和其他文物一样 , 需要耐心和热情 , 但也有不同——它很沉 , 平均每件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 , 每一块陶片可能都有几十斤 。
但这些沉重的秦俑上 , 有指纹 , 有彩绘 , 有制作的痕迹 , 有掉落的发丝 , 还有陶工的名字 。 你能看出 , 它不是一件活计 , 而是值得冒着杀头的风险刻下个人印记的作品 。
文|林松果
编辑|槐杨
摄影|尹夕远
两千年前的指纹
第81号秦俑先生碎成了一百多块 , 躺在地上 , 破碎的身子拢一拢 , 还能看出人形 。 在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坑 , 栏杆外是游客与人声鼎沸 , 栏杆内是发掘与修复现场 。 铺上一块布 , 81号先生就躺这中央 。
蹲下来仔细看 , 有许多远观时看不到的细节 。 他有一张刚毅的脸 , 眉毛有力 , 标准的蒜头鼻 , 下颌线优美 , 胡须、头发根根分明 。 他身上的彩绘还有部分留存 , 脸上能看到接近皮肤颜色的漆 , 上衣袖口则是好看的红色 , 手上的指甲雕得跟真人别无二致 。
但还有些信息 , 普通人很难发现 。 博物院的研究员兰德省在81号先生身边蹲下来 , 指着左胸口和手腕处 , 让我们仔细看 。
这两处 , 都有两个清晰的字:「三辛」 。 小小的字 , 刻得很工整 。
这不算罕见 , 秦俑上有字和标记 , 是工匠的署名 。 《礼记》记载:「物勒工名 , 以考其诚 。 」意思是说 , 在当时 , 工匠们要在生产的器物上留下名字 , 要么是字 , 要么是章 , 万一出现问题 , 方便管理者追责 。
这些年来 , 秦陵博物院的研究人员一共在秦俑上发现了几十个不同的名字 , 比如申、辰、悲、屈……今天的「辛」字 , 在这次发掘中是第一次遇见 。 「三辛」 , 兰德省认为是指:这位叫辛的工匠做的第三件陶俑 。
这两个字或许还携带着更复杂的含义 , 关于时代背景 , 也关于制俑者的个体故事——秦时法令严苛 , 工匠名字只能刻在不起眼的角落 , 比如秦俑的署名多在裙摆下侧、腋下和袖口、臀部 。 而81号秦俑的精致与用心程度 , 超过大多数秦俑 , 辛把名字刻在如此显眼之处 , 也许能看出他的心态——他珍视这个陶俑 , 把它视作自己的作品 , 而非一个任务 。 他为之自豪 , 甘愿冒生命的风险 , 刻下自己的名字 。
这两个字也许还透露了这具秦俑制作的时间 。 兰德省猜测 , 这可能是秦代后期的作品 , 当时国家动荡 , 管理逐渐松懈 , 因此工匠们敢这么做 。
本文插图
兰德省是秦陵博物院的研究员 , 修复秦俑24年 , 修复了150多件 。 他了解秦俑对研究中国军事史、艺术史和科技史的巨大价值 , 他说 , 修复秦俑和其他文物一样 , 需要耐心和热情 , 但也有不同——还需要体力——它很沉 , 平均每件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 , 每一块陶片可能都有几十斤 。 与它打交道这些年 , 每个修复师身上都有病痛 。
秦兵马俑1974年被附近村民发现 , 后来被世界遗产组织评价为「世界最大的考古学储备之一」 , 一共经历过三次考古发掘 。 第一次历时六年 , 出土兵马俑千余件 。 第二次发生在1985年 , 又仓促停工——当时出土的陶俑上彩绘较多 , 而保护力量有限 , 无法再继续 。 第三次便是2009年 , 陕西省文物局决定在保留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前提下成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博物院第一次拥有了独立考古发掘的资格 。 经过前期的发掘筹备、论证 , 上报 , 国家文物局同意在一号坑T23开始发掘 。 这次发掘被考古学家们寄予厚望 。
推荐阅读
- 君王皇帝|只因这两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皇帝的两次谋反行动均遭失败!
- 钱营孜矿|钱营孜矿评选“最美人物”
- 艾问人物|独家|艾诚对话何小鹏:43岁平民英雄凭什么造车上市?
- 文案|文案传奇人物写好文案的15条公理,太精辟...
- 冀州|冀州牧韩馥身边曾有哪些人物拒绝倒向袁绍?
- 赵括|他是纸上谈兵的代表人物,史料中真实的赵括,真的不堪一击吗?
- 娱小北|没有明星只有演员的《八佰》,彻底将小人物演活了!
- 和珅|清宫剧盛行,因为它让我们对历史人物误解很深,这5人一直被误会
- 诸子百家|秦桧能平反吗?历史人物按照孔子的标准来分类,好坏立见
- 曹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冒死救下曹操,最后功劳却被典韦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