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垃圾分类的陪读妈妈们:清理172车垃圾,主攻厨余“消化”( 三 )

清理172车垃圾

2016年初 , 7位陪读妈妈迈出了探索垃圾分类的第一步 。

她们找到村长李志水 , 几次沟通后 , 对方决定全力支持 , 并给予了4万元的启动资金 。 李志水也曾因村内垃圾多陷入焦虑 , 垃圾填埋场面积达数亩 , 深约十几米 , 到2016年春季 , 填埋场已经接近饱和 , 垃圾产量却仍在增长 。

一场声势浩大的“净村行动”开展起来 。

李志水安排村干部 , 与志愿者们一起在村民的房前屋后做“大扫除” , 按照事先商议的“垃圾不落地”方案 , 村内17座露天垃圾池也被铲除 。 两个月时间里 , 他们先后清理出172车垃圾 , “埋在地里的半截都要刨出来 。 ”

所有人都在细节上下足了工夫 。 杨婧提到 , 当时国家并未出台垃圾分类标准 , 大家讨论着 , 按照“生活常规” , 将垃圾大致分为厨余、可回收和有害和其他几类 , 进行推广 。

村里的大喇叭每天循环播放通知 , 从6月9日开始 , 全村人将“听音乐定时倒垃圾” 。 曾学习工程设计的陪读妈妈周曼硕 , 推着自行车走遍村内的每户人家 , 绘制出可实施的垃圾回收路线 。 4条路线大致等长、不交叉 , 音乐声也能被沿途每一户村民听见 。

他们还在村内办了32场垃圾分类的讲座 。 为了让村民看到实际的成果 , 大家最初的设想是 , 将厨余制作成酵素(食物发酵后的产物 , 具有施肥、洗涤等多种用途) , 并雇用了工人 , 定了场地开展尝试 。

让村民转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 并不容易 , 志愿者们心中也没底 。 杨婧说 , 好在大多数村民都比较配合 。 连续好多天 , 志愿者们和村干部都像“运镖”一般 , 与环卫车在村内随行 。 “遇到没分好的 , 就手把手地教” 。 村长和村书记甚至每天都自己拿着夹子 , 到路上捡垃圾 。

也有村民觉得这是“瞎折腾” , 不愿意配合 。 “我不给你倒不就完了吗?我到时候拿到村子外面去 , 马路边哪一撇不行?”杨婧记得 , 有次入户时一个中年村民态度强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