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莫言首次上“直播”引150万人“围观”
调侃自己“流量小” ,称不愿意固化自己,“是个晚熟的人”

:原题为_封面新闻|莫言首次上“直播”引150万人“围观” 调侃自己“流量小” ,称不愿意固化自己,“是个晚熟的人”。

封面新闻|莫言首次上“直播”引150万人“围观”
调侃自己“流量小” ,称不愿意固化自己,“是个晚熟的人”
文章图片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
开播不久点赞数就突破了10万大关 , 刷各种礼物的弹幕一度将直播屏幕占满 , 看不清主播的脸 。 屏幕下方评论区里时不时就会蹦出“可爱”、“说得好!”、“等了好久 , 我要买“等的字眼……这样的直播画面 , 很难出现在一本文学书的发布会上 。 但想到主角是带诺奖光环的莫言 , 就比较能想通了 。 7月31日晚 , 莫言时隔8年的首部新作《晚熟的人》举行了云端发布会 。 这也是莫言斩获诺奖后首次面对镜头接受访问 , 他的妙语金句也获得了广大网友的点赞 。据出版方人民文学出版社会后提供数据 , 本场云端发布会 , “围观”人数约有150万 。 微博总阅读量1.7亿 , 讨论量2.4万 , 阅读量3826.3万 。
封面新闻|莫言首次上“直播”引150万人“围观”
调侃自己“流量小” ,称不愿意固化自己,“是个晚熟的人”
文章图片
首次参加直播的莫言 , 穿着30年前的一件条纹衫亮相 , 并笑称自己这件之前穿着很肥大的衣服 , 如今刚刚能穿上 , “30年前的衣服还能穿 , 表示自己真的是一个晚熟的人 。 ”当被提及如何看到“流量”这个词时 , 莫言也再次表现出他的幽默 , “五十年前 , 我就很熟悉“流量”这个词 。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 , 那时候高密东北乡每年到了秋天阴雨连绵 , 洪涝虫灾 , 经常听到村头大喇叭里广播今天下午王五水库放下来八百流量 , 所有男女老少立刻上河堤防洪 。 所以流量太大会造成决堤 , 流量太大会造成灾难 。 至于网络的流量太大会不会带来某些负作用 , 这个我不太好说 , 因为我的流量很小 , 所以我不担心 , 也没有体会 。 ”
在解读当下时 , 莫言又回到了和自己的小说一样内涵深邃的状态 。 “一切历史都曾经是当下 , 所有当下都会成为历史 。 当你意识到一切当下都会成为历史 , 那也就意味着你的一切作为都要负责任的 。 一切历史都是当下 , 则让我们可以温故知新 , 可以从当年的当下中吸取教训、获得智慧 。 ”
【封面新闻|莫言首次上“直播”引150万人“围观” 调侃自己“流量小” ,称不愿意固化自己,“是个晚熟的人”】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作家毕飞宇作为莫言的老友 , 也同时出现在这场云发布会上 。 在主持人的组织下 , 他们也分别发表了对莫言文学创作的看法 , 透露了与莫言交往多年的往事细节 。 李敬泽1985年读到《透明的红萝卜》 , 印象强烈 , “就像在我眼前哗一下 , 你从来没有见过的景观铺面而来 , 覆盖性的压过来 。 让人目眩 。 不要忘了 , 四十年来的当代文学 , 某种程度上讲 , 最初的、最有力的对于文字中的那种感官的重新发现 , 是从老莫这里开始 。 这确实是老莫对于整个当代语言的一个贡献 。 作为文学批评家 , 李敬泽说 , 一个批评家的幸运是碰到好的作家 , 碰到具有挑战性的作家和作品 , “一个大批评家 , 不能一辈子都在批评很烂的东西 。 碰到了大作品 , 才能把批评家的才能激发出来 。 作为一个批评家 , 能与莫言 , 与飞宇是同代人 , 是蛮幸运的事情 。 ”
封面新闻|莫言首次上“直播”引150万人“围观”
调侃自己“流量小” ,称不愿意固化自己,“是个晚熟的人”
文章图片
1988年 , 还在读大学的毕飞宇 , 读了莫言的《红高粱家族》 , 深受震撼 , 一个人悄悄地从江苏到山东莫言的老家 , 看红高粱 。 结果没看到红高粱 , 看了遍地都是玉米地 。 回来就写了他那部很有名的小说《玉米》 。 “莫言最早在我面前出现的时候就是一个光彩夺目的作家 。 ”这次与莫言对谈 , 毕飞宇还携带试读本《晚熟的人》到了现场 , 镜头下的书页 , 密密麻麻留下了阅读时做的笔记 , 还夹了有很多小纸条 。 他说在这部新作中既看到“标准的莫言 。 很浓烈 , 油画版的 。 但同时 , 我也读到了简单 , 线条版的莫言 。 莫言以前写小说不用线条 , 就是大色块往上堆 。 所以 , 我很欣喜:在老莫言之外 , 又跑出一个新莫言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