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周小川剖析明天系等野蛮扩张的特点:虚假资本金再加上高杠杆( 二 )


关于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
为了实现快速扩张 , 最近十多年 , 一些大型的企业都想搞金融控股公司 , 或者说未正式搞金融控股公司而实际在“插足”金融类公司 。 原因无非是能支持一定程度的自融 , 另外就是便于从其他地方获得融资 。 能快速地变成虚假资本金 , 可以实现快速扩张、野蛮扩张 。 在这种情况下 , 一旦出问题 , 这些企业必然拖垮一部分金融机构 。 而由于整个市场的相互关联性 , 也会拖累另外一部分金融机构 , 尽管这些金融机构可能并不是它们所控制的金融机构 。 目前 , 这些问题还在暴露过程中 , 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 , 但我们也可以看出 , 与这些大型公司决策体制、缺乏公司治理的良好实践和基本原则有很大关系 。 同时 , 出问题的几家银行自身往往也缺少公司治理的良好实践和基本原则 。
我们注意到 , 在问题集团爆仓、需要进行处置时 , 有的可能就没有自救或被救助的可能性 , 需要关闭破产清盘 , 或者找他人收购 。 在这个过程中 , 必然会出现拖累金融市场、拖累金融机构的风险 , 于是就变成了金融风险处置方面的问题 , 同时在体制、政策和操作技术上也提出了很多金融上的新问题 。 前一段时间 , 包商银行爆出问题 , 在市场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连锁效应 。 媒体报道 , 包商银行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为明天系提供了大量的自融 , 同时自己也大量使用拆借、同业票据进行融资 。 这暴露出包商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 如上层控股公司在公司决策方面进行了不正常的干预和控制 , 其正常决策程序没有建立或者被虚化了 。 此外 , 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多次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注资和虚假注资 , 原有的地方政府或其他企业股东的股份都慢慢地被稀释和挤掉了 。 安邦系就是这样 。 这样的机构 , 往往容易受控股集团问题的拖累而出问题 。
还有一部分金融机构 , 典型的像恒丰银行、锦州银行 , 本身并不属于某一个控股集团 , 但由于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交叉影响 , 也出现了大问题 。 事后得知 , 这些也都是存在严重的公司治理缺陷 , 如董事会基本不开、决策由少数几个人说了算、内部缺乏制衡机制等 。
公司治理作为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仍需加强
中国历来强调企业改革 。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 就始终有个说法:“企业改革是改革的出发点 , 也是改革的落脚点 。 ”后来企业改革获得了很多进展 , 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 。 比如 , 20世纪90年代股份制改革 , 强调国有企业改革应朝着公司化改制 , 通过发行上市转换为公众公司 。 金融系统也在这个方向上迈出了很大步伐 。 但最近几年 , 社会上可能有一种看法 , 认为企业改革大部分路程都已经走完了 , 企业也改得比较好了 , 要求企业改革的声音就比较小了 , 对企业改革的关注度也没有那么高了 。 但从暴露的问题看 , 企业改革的问题还是不少的 , 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 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 才能防范风险 , 国民经济才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推进企业改革时 , 有一个主流想法是 , 企业改革主要是指国有企业改革 , 因为国有企业“吃大锅饭” , 花“公家钱”;私营企业不会出很大问题 , 因为它们口袋里的钱都是自己的 , 花每一分钱必然都在乎 。 但是后来发现 , 实际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很多毛病在一定程度上是共性的 。 国有企业也有不少出现了高杠杆膨胀的做法 , 特别是依靠海外融资 , 通过高杠杆收购实现“以小吃大” 。 比较明显的例子是中国化工集团400多亿美元融资收购农药和转基因企业——先正达 。 因此 , 有些私营企业主说 , 别说我膨胀 , 有的国有企业膨胀比我厉害多了 。 还有一些私营企业主说 , 我们一些做法也是密切观察国有企业怎么做的 , 观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怎么做的 , 从它们那里学了不少的东西 。 因此我们说有些现象和问题是共性的 , 包括企业公司治理方面的许多缺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