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水利万物,与“泥”共舞,靠“挖泥”如何拿下国家科技进步奖最高奖项|新科普( 二 )
在拥有七八十年历史的一流学科积淀下 , 上海交大科研团队联合中交疏浚集团、中船工业708所、交通部长江航道局、江苏科技大学和中船重工711所等十多家疏浚行业主力单位 , 组成“产学研用”大团队 , 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 , 逐步形成从绞刀、台车、泥泵等核心设备到装备总装建造的整条产业链 , 推动我国疏浚能力跃居世界最前列 。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 , 他们攻克了4项关键技术问题:台车定位技术——定得稳;快速挖掘技术——挖得快;疏浚输送技术——排得远;优化集成技术——效率高 。其核心设备如挖掘系统、输送系统、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均实现国内设计、制造 。与进口产品相比 , 这一家族的船型平均研制周期缩短三分之一左右 , 总造价不足国外同类型船的一半 。
事实上 , 从国内首艘自主设计和建造的大型绞吸挖泥船“航绞2001” , 到与“中国天眼”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等一起摘得“中国好设计”金奖的“天鲸”号绞吸式挖泥船 , 新世纪初到最近两年 , “上海交大牌”挖泥船系列的相关项目 , 约已形成国家标准5项 , 获授权发明专利34项 , 软件著作权33项等 。
【三代船人】
从大江大河到大洋大海 , 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110教研室 , 老中青三代人身上一以贯之海洋精神 。每天晚上设计所所在的木兰船建学院大楼 , 都是灯火通明……作为2018船舶设计大师8人之一 , 何炎平说 , “所里的每个人 , 这十几年加班不计其数 , 寒暑假也几乎没有休息 。”从东北盘锦到西南防城港 , 祖国的岸线他都跑过 。“重要的是 , 我们与船厂深度合作 , 无障碍地设计与配套 。”
110教研室这个交大编号第一的教研室 , 所在的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也是校内人称的“一系” 。船院里 , 现年103岁的杨槱院士弟子谭家华教授 , 正是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总设计师 。鉴于我国疏浚需求大而挖泥船长期依赖进口 , 谭家华领衔项目组设计的大型绞吸挖泥船 , 加起来的年挖泥能力超过10亿立方米 , 年产值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 在“一带一路”港口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航道疏浚等工程中产生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 。
“2010年 , 研制挖泥船首次挖掘岩石的工程是在广西防城港 。当时谭家华老师已经65岁了 , 但他还是坚持带领我们出海上船 , 现场考察挖石工作状况 , 以及船舶设备运行状况 。”作为谭家华的学生 , 主持设计“新海旭”和“新海腾”的何炎平说 , “谭老师敢为人先 , 勇于开拓 , 他主持开发了国内广泛应用于水下地基处理的‘软体排铺设’装备和技术 , 成为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制的开拓者和倡导者 。”
中国梦、海洋梦 , 也不止属于杨槱、谭家华、何炎平等交大船海人 。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与兄弟单位合作 , 刚刚用近20年时间走过了别的国家100多年的船舶科技发展之路 , 攻破了泥泵、绞刀头、定位钢桩、集成系统等一项又一项硬核技术 , 正带动整个相关制造产业向纵深推进 。“挖泥船不仅做大、更要做新 , 先后引入电轴、变频、双电机驱动和超长轴驱动等技术 , 形成综合电站高效姊妹船等 。”
【Array|水利万物,与“泥”共舞,靠“挖泥”如何拿下国家科技进步奖最高奖项|新科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Array|三位指导员的“隔空对谈”
- Array|莫把训练安全抓偏了
- Array|“蓝军机长”是个兵,给部队大学生士兵培养留下这样的启示
- Array|最后8小时,他始终怒视着眼前敌人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 Array|官兵好评如潮!这个旅依托微信公众号搞教育受欢迎
- Array|@广大考生,文职人员考试前的这些细节不可忽略
- Array|数千名官兵奔赴救灾一线,其中令人感动的还有这些身影
- Array|“炼心”与“塑形”之路
- Array|中俄竟能决定谁当美国总统?看看特朗普与拜登撒谎大比拼
- Array|什么是共产党员?在这个旅,官兵们给出一个共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