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文化|纪念 J.S.巴赫逝世270周年:“研究巴赫,你将在那里找到一切!”( 三 )


音乐爱好者心中的巴赫 如果说来自管风琴演奏家施韦泽和钢琴大师古尔德的分析对门外汉来说还是有些难度 , 那么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又是如何理解巴赫的呢?
如果把音乐爱好者进行一个最粗暴的分类 , 我们或许可以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两类;前者擅长剖析感受和情绪 , 后者热衷探讨技术问题 。 在《莱比锡之旅》中 , 两位热情的法国音乐爱好者——理科思维的皮埃尔和文科思维的路易就因为收到了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的乐谱 , 决定向巴赫讨教其中的奥秘 。
一点文化|纪念 J.S.巴赫逝世270周年:“研究巴赫,你将在那里找到一切!”
本文插图

《莱比锡之旅: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发掘与探索》[法]米歇尔·莫拉 著 张雪 译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0
【一点文化|纪念 J.S.巴赫逝世270周年:“研究巴赫,你将在那里找到一切!”】遗憾的是 , 在这两位全情投入追寻巴赫奥妙的青年动身之时 , 巴赫刚好去世 , 于是去往莱比锡的旅行中 , 他们就向巴赫的研究者学习了《平均律》的了不起之处 。 《平均律》用了全部二十四个调 , 首开西方音乐史先河 。 它是西方音乐全部律制的基础与核心 , 奠定了西方音乐所有的规则和典范 。 因此 , 人们会把巴赫的《平均律》比喻为旧约 , 后来又把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比喻为新约 。
《平均律》每一册都由24首前奏曲和24首赋格曲成对组成 。 前奏曲是引导赋格曲的名曲 , 但是赋格曲没有前奏曲那么受人关注和喜爱 , 不过很多时候 , 作品的艺术巅峰却在赋格曲当中 。 因此 , 书中的人物只讨论赋格 , 他们从最为基础的音之间的关系开始 , 讲解巴赫使用的技法 。 在讲解完成时 , 原本对音乐抱有不同成见的两个爱好者都能够用与以往不同的视角去聆听和理解巴赫作品了 。
历史爱好者眼中的巴赫 由于复调音乐被视为过时了的音乐 , 在巴赫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 他不仅被世人遗忘 , 甚至儿子们也抛弃了他——他们在背后叫他“老假发”(the old wig) 。 巴赫如何重新回到了人们关注的中心?巴赫被构建的过程和接受史又是怎样的?在《珍珠·松香·夜莺·序列》一书中 , 作者乐正禾指出 , 在德意志民族主义意识推动下的“巴赫复兴运动”守护了他的作品 , 但这一运动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问题 , 例如把巴赫浪漫化 , 并为巴赫之后被歪曲为德意志传统这个符号留下了伏笔 。
一点文化|纪念 J.S.巴赫逝世270周年:“研究巴赫,你将在那里找到一切!”
本文插图
《珍珠·松香·夜莺·序列:西方音乐中的德奥》乐正禾 著东方出版社 2019-10-1
一般来说 , 音乐家总是关注巴赫的复调和对位法层面 。 但在乐正禾眼中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 人们对巴赫及其理解其实各有侧重 。 在19世纪后期 , 巴赫作品被看做与魏玛乐派形成对比;在20世纪 , 民族主义者竭力塑造巴赫的“德意志民间传统”色彩;纳粹之后的反思则竭力强调巴赫的世俗性 , 强调其应该被当做“启蒙思想的引领者” 。
认知科学研究者眼中的巴赫 谈到巴赫就不得不谈到他的复调音乐 。 如格伦·古尔德所说:“复调艺术的先决条件 , 在巴赫作品中尤为明显 , 是一种构思出先验的旋律本体的能力 , 无论经过移调、倒置、逆行或是变换节奏 , 都会与最初的主题一同展现出全新而又完全和谐的轮廓 。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一书中涉及的卡农和赋格等都是复调音乐的形式 。
一点文化|纪念 J.S.巴赫逝世270周年:“研究巴赫,你将在那里找到一切!”
本文插图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美]侯世达 著 严勇、刘皓明、莫大伟 译商务印书馆 1997-5
在作者侯世达看来 , 人的意识也像是多声部赋格 。 就像哥德尔给包含算术的形式系统编码是为了让这个系统能“反映”自身 , 复调音乐也是一种自指的音乐 。 在复调音乐当中 , 各种相互模仿的声部虽然和原来的主题有差异 , 但却是同构的 。 到了巴赫《音乐的奉献》当中 , 音乐经过6次变调从而又回到c小调 , 形成了一个“怪圈”——也就是说 , 当我们向上或向下穿过某种层次系统中的(在《音乐的奉献》里是调子)一些层次的时候 , 会意外地回到开始之处 。 在作者看来 , 形成“我”的过程一定包含自我指涉 , 这类讨论在侯士达后作《我是个怪圈》当中得到了进一步展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