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托举火箭的人”——“长征五号”火箭成功背后
“托举火箭的人”
他们战斗在火箭“心脏” 在“鸡蛋壳”上精雕细琢
随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 “长征五号”火箭再度大放异彩;长五火箭总指挥王珏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它的出现 , 大幅提升了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 , 是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撑和显著标志 。”
而在“长征五号”火箭的成功背后 , 有着这样一批“托举火箭的人” 。由于发射任务时间紧、挑战大 , 他们半年来一直坚守在发射场没有回过家 , 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不懈奋斗 。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肖欢欢 通讯员 王玥、金石开、王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发射台检修员徐铮:肾结石击不倒的“硬汉”
据了解 , 从长五B遥一火箭今年5月5日首飞 , 到7月23日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 间隔仅有两个半月 。也就意味着在上次发射以后 , 发射平台和地面支持系统的恢复时间相比原来的进度要压缩30%以上 。而且这个时间正好是在5月份 , 那时海南已经非常热了 , 很多工作只能在场外进行 。
徐铮是“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台检修恢复团队的一员 , 为了确保火星探测器如期发射 , 徐铮和他的团队开启了“超常”工作模式 。白天 , 他“见缝插针”地与各个系统的其他工作巧妙配合、互不干扰;晚上他则是废寝忘食 , 每天工作到深夜12时以后 。年近50岁的徐铮精力旺盛得就像20多岁的小伙子 , 让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
【Array|“托举火箭的人”——“长征五号”火箭成功背后】在一次工作期间 , 徐铮突然感到腰部剧痛 , 他知道是自己的肾结石发作了 。但他强忍疼痛继续操作 , 汗珠不时从脸上滑落 , 坚持完成了当天的工作;回到宿舍后 , 本想请假休息的徐铮却犹豫了 ,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 , 进入海南发射场的人都是要经过隔离观察后才能进场工作 , 如果此时换人 , 新人员无法及时到岗 , 势必会影响工作进度 。几番思想斗争之后 , 徐铮给自己下了“死命令” , 必须先把工作完成 。此后每天上岗 , 他都带着止痛药 , 肾结石发作时就吃止痛药缓解 , 就这样 , 他在关键时期扛过了多次疼痛 , 圆满完成了发射平台的恢复工作 , 周期比以往缩短近10天 , 创下历史最快纪录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广松
涡轮泵装配工王广松:坚守火箭“心脏” 多个岗位“救场”
今年春节至今 , 王广松几乎没休息过 。他是火箭发动机零部件生产车间的涡轮泵装配试验工 , 是战斗在“火箭心脏”的人 。
王广松告诉采访人员 ,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 , 而涡轮泵则是发动机的“心脏” 。火箭发动机内部猛烈燃烧时 , 大部分部件是没有动作的 , “但涡轮泵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唯一一个既高速旋转又承受高温、低温、高压和剧烈震动的关键部件 , 其可靠性至关重要 。”他说 。
在“长征五号”火箭生产期间 , 车间承担的大氢氧发动机和新型氢氧发动机生产资源冲突严重 , 而氧泵装配小组只有4名组员 , 在生产任务集中、临时紧急情况多的情况下 , 氧泵装配小组时常感到“喘不过气来” 。为了按时保质交付任务 , 作为涡轮泵装配组组长的王广松根据生产进度 , 细化人员分工 , 把关键人物安排在关键工序上 , 一些辅助性工作则由氢泵装配小组辅助完成 , 实现两个任务同时进行 。
而在车间 , 王广松更是当仁不让的“救场第一人” , 无论是哪个岗位 , 没有他救不了的场 。每天巡视现场是他的固定工作 , 只要出现问题他都要第一时间协调解决 , 哪里缺人他都及时补上 。今年疫情严重期间 , 氢泵装配小组有一名老员工居家隔离 , 组里只剩下3名年轻员工 , 王广松于是放弃春节假期 , 第一时间填补空缺 , 保证了涡轮泵装配进度 。
推荐阅读
- 武装直升机|俄军米28测试太拼了:关发动机降落,直接向载人武直发射火箭弹
- 运输机|运20展示能力,一次空投上百空降兵和107火箭炮,直达高原机场
- 一站式|军地携手共建“一站式”就业服务招聘会
- 操场|全军首个“智慧操场”亮相火箭军某部
- 利剑|火箭军某部:利剑出击 一路硝烟向战场
- 俞凯|当火箭军指导员爱上陆军心理咨询师, 异地双军人的爱情原来可以这么甜!
- 火箭军|火箭军某部常备不懈保持状态“满格”
- 无人机|俄罗斯把无人机塞进远程火箭弹里 发射后能快速侦察目标
- 武警|“我是党员让我上!”这位“硬核”班长洪流中托举生的希望
- 导弹|俄军司令透露俄战略火箭兵重大信息 将全面换装三款“大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