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厦门举办


***厦门7月28日消息(采访人员陈庚 通讯员陈晖 滕钦祥)作为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重点科普活动之一 , 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决赛28日在厦门市集美区举办 , 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选手同台竞技 , 在激烈比拼中分享传播防震减灾知识 。
44年前的7月28日 , 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 , 刹那间地动山摇、房屋倒塌 , 众多生命停止呼吸 , 居民失去家园 。 为纪念唐山大地震 , 普及防震减灾和应急自救知识 , 此次决赛特定于7月28日举行 。
【地方新闻|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厦门举办】 决赛中 , 从网络选拔赛、预赛等环节中脱颖而出的30名选手围绕“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的主题 , 从不同角度 , 结合实际案例 , 讲解了减隔震技术、钻地蚯蚓机器人、抗震阻尼器等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 , 以及《你不知道的地震急救包》、《给孩子的防震减灾课》、《家庭防震——你的家具摆放对了么》等实用内容 , 赢得在场专家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

台上精彩专业的分享 , 离不开台下勤学苦练的付出 , 河北代表队选手、来自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的讲解员许鑫介绍说:“我觉得这场比赛就像是让我又经历了一次高考一样 , 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多 , 而且也很困难 , 这就要求你必须有非常顽强的心理素质 , 还有一定要不断地背诵和了解 , 把防震减灾知识学得更加的全面 , 到台上的时候才能够运用自如 。 ”
福建代表队选手、厦门万舜汇·诚毅科技探索中心的讲解员许琳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在比赛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 也成长了很多 , 今后会将这些知识更好地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其实来到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参观的基本上都是中小学生 , 今年厦门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在我们中心落成 , 所以通过此次比赛 , 我会将深涩难懂的防震减灾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活泼的语言 , 将它传播给这些中小学生们 , 让他们能够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充分应用 。 ”
经过激烈角逐 , 最终来自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选手刘卫康、陕西省地震局选手雷羽南、温州科技馆选手张挺获得大赛一等奖及“防震减灾科普大使”称号 , 将代表中国地震局参加全国科普讲解大赛 。

当天比赛全程通过央视频等平台进行直播 , 吸引了超过34万名观众在线观看 。 在央视科教频道《透视新科技》栏目中还设置了第二现场 , 由央视主持人大赛优秀选手刘慧凝主持 , 邀请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何永年研究员和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大鹏等专家 , 实时转播比赛 , 解答题目 , 点评赛况 。
本次大赛由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指导 ,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福建省地震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 , 吸引了全国30多个省市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的近千人报名参赛 , 规模属历年之最 。
当晚 , 参赛选手及嘉宾还前往大赛承办单位诚毅科技探索中心 , 参观近期刚刚对公众开放的厦门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 该科普基地按全国领先标准、由厦门市地震局与诚毅科技探索中心着力打造 , 数十个全新项目 , 让公众可以沉浸式体验地震、全面了解地震 , 掌握自救互救相关知识 。
地方新闻|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厦门举办
本文插图

大赛主办方为三名一等奖选手颁奖(***发通讯员供图)
地方新闻|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厦门举办
本文插图

决赛现场(***采访人员 陈庚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