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互联网中国科技巨头的量子战争能否胜出( 三 )


其中 , HiQ可模拟全振幅42量子比特以上 , 单振幅81量子比特以上 , 对于低深度电路的单振幅可模拟169量子比特 , 而且 , 它首次集成纠错量子电路模拟 , 可实现数万量级量子比特的纠错电路模拟 , 性能是同类模拟器的5-15倍 。
行业互联网中国科技巨头的量子战争能否胜出
本文插图
翁文康介绍HiQ平台
在此基础上 , 2019年6月翁文康团队研制了华为昆仑量子计算模拟一体机原型 , 采用HiQ编程架构 , 搭载量子计算模拟器和昆仑服务器9032 。 据称 , 单台昆仑量子计算模拟一体机可实现全振幅模拟40量子比特、单振福模拟最大144量子比特(22层)的性能表现 。
有别于阿里巴巴 , 华为对于量子计算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产生商业价值 , 更加急切 。 或许这与华为的企业文化有关 , 2018年任正非提出了一个“沿途下蛋”的概念 , 尽管没有特指哪一领域 , 但华为在量子计算上就是这样做的 。
在HUAWEI CONNECT 2019大会上 , 华为发布了HiQ 2.0量子计算软件解决方案 , 推出业界首个一站式VQE量子化学模拟云服务 , 助力量子化学应用研究 。
相较于HiQ 1.0版本 , 此次HiQ2.0版本推出了业界首个一站式量子化学应用云服务及对应的软件包 HiQ Fermion , 新增云端脉冲优化设计服务及对应的HiQ Pulse软件包 。
通过华为自研的算法优化、线路压缩等核心技术 , 量子软件包HiQ Fermion可使量子电路参数降低80% , 线路深度压缩至70% , 运行速度提高1600倍以上 , 并可在华为云上实现目前业界最大规模的VQE量子化学模拟 。
此次推出的HiQ量子模拟云服务 , 助力量子计算的开发者在药物、能源、材料等拓展应用场景 , 而华为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专用计算机 。
行业互联网中国科技巨头的量子战争能否胜出
本文插图
华为布局量子化学+量子调控
翁文康介绍 , 目前华为正在进行量子计算的研究 , 包括量子计算基本原理、实验仪器、计算架构、不同路线的电路设计、电路QED、容错计算、商用机会等 。 华为要做的几乎是整个产业链 , 彰显了华为在量子计算上的巨大野心 。
转型的腾讯
腾讯第一次和量子计算联系是在2017年初 , 当时牛津大学的量子物理博士葛凌以腾讯欧洲首席代表身份加入腾讯 。 不过真正开始量子计算的研究 , 是在2018年1月腾讯量子实验室成立之后 。
腾讯找来了施尧耘的同门师弟张胜誉 , 负责搭建并领导腾讯量子实验室 。
张胜誉的履历几乎完美 , 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 , 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 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 , 师从姚期智教授 。 博士毕业后 , 在加州理工学院跟随John Preskill教授(提出了“量子霸权”的概念)做博士后研究 。 不到40岁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 。
腾讯为什么要做量子计算?这个要从腾讯的转型说起 。 2018年 , 腾讯在C端业务增长放缓的情况下 , 开始转型B端业务 。 为此 , 腾讯提出了用“ABC2.0”技术布局(AI、RoBotics、Quantum Computing) , 构建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 , 探索推动以技术服务B端实体产业 。
目前来看 , 腾讯侧重于从量子AI入手 , 首先进入化学和药物研发这一领域 。
在量子AI理论上 , 腾讯量子实验室与外部科学家Iordanis Kerenidis合作 , 针对神经网络中最基本的前馈网络 , 研发了第一个有可证明的量子加速算法 , 将经典算法中与网络连接数成正比的复杂度 , 提高至与网络节点数成正比的量子算法复杂度 。
这是一个“平方级”的效率提升 , 对人脑这一“终极神经网络” , 该算法效率的提升是经典算法的7000倍 。 同时 , 该算法对量子计算机的精确度要求不高 , 适用于中短期量子计算机的应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