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互联网中国科技巨头的量子战争能否胜出


2017年9月11日 , 从某种程度上说 , 是中国量子计算产业化的起点 。 这一天 , 本源量子在合肥成立 , 这是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 。 同时 , 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宣布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施尧耘入职阿里巴巴 , 组建并负责阿里云量子计算实验室(AQL) 。
入职的第一天 , 施尧耘正在美国飞往中国的路上 。 1997年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 , 他在美国一待就是二十年 , 2001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 师从“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研究量子信息科学 。
施尧耘在理论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涉猎广泛 , 并在美国持有与量子科学相关的多项专利 。 早在2004年 , 施尧耘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发的“职业成就奖”(Career Award) 。
为了请来这尊“大神” , 时任阿里云总裁的胡晓明可谓费尽周折 , 当他第一次见到施尧耘时就吃了闭门羹 。 施尧耘态度坚决说出了一个“NO” , 原因也很简单 , 他在学界很快乐 。
但在后来 , 胡晓明向施尧耘提了一个问题 , “如果阿里要做量子计算 , 有哪些环节?”听到这个问题 , 施尧耘一下子愣住了 。 20年来一直在做量子信息科学理论研究的施尧耘 , 从来没有思考落地应用这样的全局性问题 。
就这样 , 阿里巴巴希望实现量子计算产业化应用的决心 , 最终打动了施尧耘 。
自此以后 , 怀揣与施尧耘同样的梦想 , 越来越多的海外量子科学家选择回到国内 。 2018年华为、腾讯、百度相继宣布成立自己的量子计算研发团队 , 负责人也一一亮相 , 包括华为的翁文康 , 腾讯的张胜誉 , 百度的段润尧 。
一场由科技巨头主导的量子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
低调的马云
低调和马云 , 看起来是两个完全不搭的词 。 但在谈论科技时 , 马云就一改平日里高调的作风了 。
2017年3月9日 , 阿里巴巴在杭州总部召开了首届技术大会 , 动员全球两万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投身新技术战略 。 马云宣布 , 阿里巴巴将启动一项代号“NASA”的计划 , 储备未来20年的核心科技 。
正当所有人认为马云在说大话时 , 半年后阿里巴巴达摩院悄然成立 , 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是阿里巴巴押重注的领域 , 经过一番整合后 , 施尧耘的量子实验室归在达摩院旗下 。
这是阿里巴巴创建的第二个量子实验室 , 2015年还曾与中科院一起合作创建了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 , 这个实验室效仿了Google与NASA的合作模式 , 是中国首个科研机构引入民间资本来全资资助的科学实验室 。
达摩院成立之前 , 与中科院合作的主要是阿里云 , 做的是量子计算与云的结合 。 就在施尧耘入职一个月后的10月11日 , 中科院-阿里巴巴实验室和本源量子、清华大学NMRCloud团队不约而同地发布了国内第一个量子计算云平台 。
在当天的云栖大会上 , 阿里巴巴CTO张建锋宣布成立达摩院 , 计划3年投入1000亿用于新技术研究 。 施尧耘出席了量子计算云平台的上线仪式 , 他在台上第一次见到了潘建伟 。
行业互联网中国科技巨头的量子战争能否胜出
本文插图
左起:中科大教授朱晓波、中科院院士潘建伟、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施尧耘
这场发布会后 , 业内开始对阿里巴巴的量子计算寄予厚望 。 尽管施尧耘被告知3年内没有KPI , 但是组建研究团队的重任仍压在他的身上 。
加入阿里巴巴之后 , 施尧耘跑遍中、美、欧等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所 , 介绍阿里巴巴 , 交流量子计算的研究心得 , 寻求学术上的合作伙伴 , 规划 AQL 发展计划 。
阿里巴巴希望在杭州之外再建一个量子实验室 , 最终选在了西雅图 , 亚马逊和微软两大科技巨头坐落于此 。 这被外界解读为方便施尧耘挖人 。
在西雅图 , 施尧耘挖来了D-Wave公司的邓纯青 。
邓纯青是施尧耘的北大校友 , 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量子计算研究所博士 , 在D-Wave担任高级科学家 , 领导新一代量子处理器的研发工作 。 邓纯青的企业研发经历 , 弥补了施尧耘在产业方面的短板 , AQL硬件团队交由邓纯青负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