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食用调味料是中国特有的

辣酱油?
■网友的回复
豆类酱料,发酵类酱料。
■网友的回复
肉 桂 俗名桂皮,是我这一代人极熟悉的“口香糖”。小学校的门口总有提篮小卖的小商贩,他们的竹篮里量多且便宜的就是那一根根卷成筒状的桂皮。一、两分钱就可以买到一根,放在口袋里,不时地掰下一小块送进嘴里,那种味道有些辛辣,但异常清凉爽口。在那贫瘠的年代,桂皮是孩子们的首选,扮演着零食的主角。时至今天,若见到调料中的桂皮,还会情不自禁地嚼上一片,那辛辣而清凉的味道恰是我少年时代的感觉…… 现代研究表明:桂皮确有杀菌作用,有助于对付口腔细菌,防止口臭。现在就有加入了桂皮的口香糖。如此说来,儿时选择的零食还是很科学的。只是今天的孩子再也不会去吃桂皮了,甚至不知道桂皮为何物。良 姜 八大味中见到的良姜都切成片状,干硬粗糙。从画图上看,良姜呈圆柱形,根茎有节,节上生根,与平日食用的生姜不像亲兄弟。不仅如此,味道和作用也有异同。良姜做香料似乎是在其次,主要是入药,用于胃寒痛,呕吐,消化不良,疝气等病症。相传刘邦与项羽争雄之际,身染疾病,久治无效,服了良姜茶即愈。后来刘邦将良姜定为贡品。 虽然都有一个姜字,但生姜似乎要威猛得多。俗语说“姜还是老的辣”———喻人年老即成“老奸巨猾”,城府也越深。毕竟走的桥比年轻人走的路还要多,怎么能不“辣”呢?但也有“不辣”的,比如糖姜片,辣中有甜,甜中含辣,既开胃又爽口,不失为一味独特的休闲食品。白 芷: 白芷作为八大味中的一员似乎有点亵渎了它。在八大味中,白芷犹如阳春白雪,颇有贵族气息。因为在两千多年前,白芷就在屈子的《离骚》中散发着芬芳:“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白芷因其天生异禀,常常被栽于园庭,若蔽于衣袖,则芬馨满径,衣袂生香。自古就有“孔子佩白芷,屈原挂泽兰,曹操藏江离”,以喻其行止清洁,并为后人赞美效仿。香草名士,“腹有诗书气自华”,自有一种不俗的气节和气度。这应该是白芷一类香料的本来意旨。 中国的文人与香似乎达到了难舍难分几近情侣的地步:抚琴燃香,品茗香伴;衣需香熏,衾乃香暖;那读书呢,则更要“红袖添香”了。但一直心存疑惑:身边有如玉红袖,那书还读得下去吗?丁 香: 丁香的样子煞是可爱,像一枚微型的小钉子,又因其强烈的香味而得此名。丁香花原产我国,主要品种有白丁香、紫丁香等。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花蕾为“公丁香”,成熟的果实为“母丁香”,此外,丁香不仅是香料,还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 但若说起丁香,总令人联想到秋风秋雨,和那“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据说南唐李璟是第一个把丁香与雨中愁怅联袂在一起的人,他在一首《浣溪沙》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句子。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似乎承袭了这一愁绪,他希望逢着“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想象着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又彷徨……。这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动了无数人。 而我却看不出丁香花的愁怨。在我眼里,丁香恰似一个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出手阔绰、肆意挥霍着她的豆蔻年华,她是那样随意可人、蓬勃恣意,还不懂得哀怨为何物。尽管不懂,无辜的花儿就这样永远与愁绪联姻,小小的丁香花只怕是“载不动,许多愁”。 好在丁香不解风情,至今香如故。陈 皮: 即晒干了的橘子皮 。陈皮,贵在陈字,年代越久越好,过百年的陈皮甚至贵于黄金,可谓至宝。 橘子人人爱吃,没想到其外皮既可入药、做香料,还给人们提供了味美的零食:川贝陈皮、甘草陈皮、九制陈皮、陈皮梅、陈皮李等……,若没有陈皮,口福中真是少了一福。而八大味中有了陈皮的加入,自是品味不俗,味高一筹。因为它是“后皇嘉树”:“横而不流”、“淑离不淫”,有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即使撕成碎片,其味也依然不改初衷。八 角: 八角,也称大茴香。在八大味的家族中,八角的形状最美:蓇葖果,星状放射八角形。特别是裹在八角里面的种子,油鉴光滑十分可爱。八角的香气中有一股甜甜的味道,煮鸡蛋、花生、炖肉、煲汤等,别的调料可以缺,但八角是不能缺席的。 幼时,我常常把长相端庄的八角挑选出来,让它在中秋节一展身手。每年中秋节,母亲总要蒸上一只大月饼。当母亲把九层大月饼做好之际,我先用父亲的小酒盅在大月饼上印上一轮满月,然后用八角在满月旁边烙印上一颗颗星星:那星星疏朗有致,自然天成。八角这时不再是香料的身份,而是高级的绘画大师。 近年,禽流感的传播让人们惶恐不安,八角突然之间具有了重要的医用价值,因为它含有一种抗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成分。小小的八角,在送给人们香味的同时,还做着胜造七级浮屠的伟事呢。花 椒: 是最家常的调味品,最普通最常见且价格低廉,正因为此,花椒通常不在正宗的“八大味”之列,但它却位居“十三香”之首,与百姓的关系最紧密,用它做的菜肴也最多。它是中国特有的香料,因而有“中国调料”之称。
■网友的回复
好像是五香吧
■网友的回复
老干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