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奈亦有收获,海外学子网课求学的利弊何在?

话网课:有无奈 亦有收获
2020年 , “网课”成了海外学子留学生涯里最主要的授课方式之一 ,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 , 至少在未来几个月的时间内 , 网课仍将在学子的求学路上扮演重要角色 。 万千海外学子陆续开始了自己的“网课生涯” 。 而不同专业 , 对网课的适应度也不尽相同 。 那么 , 在线教学的效果究竟如何?让我们来听听学子怎么说 。
专业不同 , 效果相异
晓君(化名)就读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 网上授课开始后 , 对于她所学的地球与行星科学专业影响较大——野外考察课程取消、显微镜实验课暂停 , 可以继续授课的课程基本以理论为多 。

按照课程要求 , 晓君还需要学习与编程有关的内容 , 以前是在实验室学习 , 老师示范并指导 , 学生相对比较轻松 。 现在回到家中对着屏幕 , 自己根据文字资料学习 , 经常会做到一半卡住 , 难以进行下去 , 学习难度随之加大 。
安妮(化名)与晓君有着相同的苦恼 。 她就读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食品科学和环境政策管理专业 , 如今实验室对学生关闭 , 自己只能在家远程看教授做实验 。 教授在实验室里按照课程进度做实验 , 并录制成视频上传以供学生学习 。 学生在远程学习后根据要求在网上完成并提交相关测验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实验课“在线上”的效果的确大打折扣 。 “疫情发生前的最后一节实验课 , 我们做好了培养皿 , 计划下节课继续做 。 但没想到春假结束 , 实验课却开不了了 , 也不知道那些培养皿怎么样了 。 ”安妮说 。
偏重于理论研究的学科 , 对于网课的适应效果相对较好 。 徐伟涵在韩国延世大学心理学专业就读 , 在她看来 , 线上授课反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 。 由于刚到韩国1年 , 徐伟涵系统学习韩语的时间较短 , 用韩语理解专业课中的一些专有词汇存在困难 。 线上授课中提供的录制课程可以回放 , 这使得她能够反复学习、随时复习 , 直到充分掌握课程内容为止 。
两种方式 , 评价不一
网上授课 , 视频讲解方式大致可分为录播与直播两种 , 面对不同的授课方式 , 留学生们的评价也不尽相同 。
对徐伟涵来说 , 课程录播对学生们来说很方便 , 限制较小 , 一般不会有卡顿问题 , 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安排学习时间 。 “老师提前录制好课程 , 我们只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观看 , 之后递交作业就行 。 ”徐伟涵认为 , “慢热型”学生或许更喜欢录播这种方式 , 因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 自主选择观看内容和观看次数 。
然而 , 这种单向输出的授课方式的确有着互动性不强的短板 。 晓君认为 , 不少学生上录播课时只是“机械”地听 , 形式较为枯燥 , 大家上课的积极性并不高 , 容易走神 , 打盹 。
而对于课堂直播 , 学子们同样有着不同看法 。 硬件问题造成的卡顿、同时在线使用者过多造成的网页故障……课堂流畅性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意愿 , 甚至使情绪变得焦躁 。 原本面对面沟通几分钟就能解答的疑惑 , 现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查找文档资料 , 进行自我消化 , 有时还需要社交软件的辅助 , 极大增加了沟通的时间成本 。
安妮介绍说 , 他们所使用的网课软件中设置了讨论区 , 学生若有问题可随时在讨论区中提出 , 老师看到后会在授课中及时解答 , 因此虽是网课 , 但师生间的互动并未减少太多 。 甚至 , 她觉得通过网课 , 自己与老师的联系变得更密切了 。 “之前教授很少给我们发邮件 , 然而最近教授发邮件的频次明显提高了 。 教授会很细心地提醒我们与课程相关的信息 , 学生若有问题也可以随时发电子邮件与教授沟通 , 很快就会得到回复 。 网课拉进了我们与教授之间的距离 。 ”安妮说 。
在家上课 , 有利有弊
于学习场所而言 , 课堂转至家中利弊几何?
安妮所在的明大双城分校有两个校区 , 一个距离明尼阿波利斯市仅几分钟之遥 , 另一个则地处圣保罗市 。 疫情之前 , 安妮在前往学校上课的路上花费了大量时间 , 如今居家学习 , 她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 也有条件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 。


推荐阅读